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语言积累与运用 >>

积累与运用(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2分)
科学防疫中流抵柱,医护逆行大爱无僵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宁”襄一家亲,恩情永难忘!在疫情防控最危急最艰难的时刻,宁夏、辽宁医疗队驰援襄阳,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护佑生命的钢铁长城!正是你们的勇气和坚守,才有了襄阳生产生活(    )序的快速恢复。600万襄阳人民将永远(   )记这种深情厚谊,永远感激!
(    )   (   )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港版国安法”将为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石。
B.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们要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
C.看着他那极其夸张的滑稽表演,观众们忍俊不禁地哄堂大笑起来。
D.学海无涯,艺无止境。习艺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方能成为名家大师。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中国古代有许多自强不息的故事,如“范仲淹闻鸡起舞”“祖逖断齑画粥”等。
C.“为了防止疫情反弹,市防控中心要求全市各单位制定更加严格的防控措施。”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D.“他在网课学习期间没有耽误一节课。“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没有耽误课”。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同时,在景区的引领下,周边农家乐、采摘园、酒店等旅游相关行业蓬勃发展,近3 年累计纳税7855万元,有效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②5年来,为创建5A,襄阳市委、市政府组织专班,协调指导,强有力地保障了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
③此外,景区员工也增至253人,其中本地员工占总数的80%,有效促进了社会群体就业。
④古隆中景区创5A成功,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社会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⑤如今,焕然一新的古隆中景区已经成为弘扬诸葛亮精神、传扬三国文化的重要基地, 2019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6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7200万元。
A.②③①⑤④          B.④②⑤③      ①  C.②④①③⑤        D.④⑤①③②
6.诗文默写(每句1分,共7分)
(1)油蛉在这里低唱,□□□□□□□□。(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王维《使至塞上》描绘奇特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句子是“□□□□□,□□□□□”。

(4)中国古代文人为我们树立了一座座精神丰碑,有“A.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的必胜信念;有“B.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的高洁品性;有“C.夜阑卧听风吹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报国之志。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2分)“抵”改为“砥”“僵”改为“疆”(改正错别字1分,每字0.5分:书写正确、规范、美观1分。共2分)
2.(2分)zhì  míng(各1分,共2分)
3.(2分)C
4.(2分)B
5.(2分)B
6.(7分)(1)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2)马作的卢飞快
(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4)A.直挂云帆济沧海   B.出淤泥而不染  C.铁马冰河入梦来
(每句1分,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等任何一种情况,该句即不得分。共7分)

出处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资料
1 湖北省襄阳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 积累与运用(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
3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
4 《西游记》名著阅读(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
5 《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
6 《旧唐书·柳公权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
7 《田垄深处》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
8 《疫苗:阻遏病毒感染的终极武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
9 《论交友之道》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
10 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作文题目
11 字音字形(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
12 词语、成语的运用(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
13 文学常识(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
14 句子排序(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
15 诗文默写(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
 

    
相关资料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题)
  积累·运用(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
  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2021年浙江省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字音字形
  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021年西藏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题)
  积累与综合性学习(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中考语言运用专题学习与训练:语言的得体ppt课件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题)
  积累·传文化基因(2021年广西北部湾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未来我们来》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
  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语文知识积累(2021年云南省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