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语言积累与运用 >>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

一、(12分,每小题2分)
下面是文宇同学摘抄在读书笔记上的美文片段。请阅读并完成1至4题。
坦荡如坻的原野上,千万颗萱草擎着黄花兴高彩烈地绽放。汇聚成浩浩汤汤的花海。他们开得泼泼洒洒,(也/却)香的羞涩而含蓄,微风吹拂,碧绿的叶伴着金黄的花婆娑起舞
    ①    。清淡的暗香酝酿着,浮动着,弥散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近年来,樱花以东洋式雅致的(风骚/风韵),出尽了风头,可是开不了几日,就落英缤纷,残红遍地。最终(无人问津/置之不理)。萱草却另有樱花所达不到的境界    ②     萱草在盛开的同时,也在竭力为人们奉献     ③   成为佳肴    ④    成为良药。萱草作为母亲形象的独特代表,在世界母爱精神的百花园里散发着恒久的芬芳。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着(qínɡ)          汇聚                  坦荡如坻
B.羞(sè)               含蓄                  兴高彩烈
C.吹拂                            婆娑                  浩浩汤(shānɡ)
D.酝酿                                     弥(sǎn)   落英缤纷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却     风韵         无人问津                  B.也          风骚         无人问津
C.却     风骚         置之不理                 D.也                   风韵         置之不理
3.在语段中对应序号横线处填入标点符号最适合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萱草、春树常被用来比喻母亲、父亲。为祝贺文宇兄弟二人的父母结婚20周年,你准备奉上一副贺联。并拟出上联“椿萱并茂”,最佳的下联应是(    )
A.举案齐眉                   B.父爱母慈              C.棠棣同馨              D.兄弟孝悌。
5.下列成语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科学家描绘出大豆最全基因图谱,此成果可以更好的提升分子育种实验。
B.“毕云毕业典礼”上校长了谆谆教诲是即将踏入人生新征途的我们明确的方向。
C.三个欧洲国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中国五5G网络的传输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
D.这种新型疫苗的接种对象是为胰岛功能容易受损的人群而研制的特效药物。
6.下面对文学,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几句中的“三”并非确指,都是泛指多数或多次。
B.我国历史上曾用干支纪年与皇帝年号纪年。“崇祯五年”为皇帝年号纪年;“丙辰中秋”中的“丙辰”为干支纪年,“丙”属于天干,“辰”属地支。
C.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年龄的词语,“垂髫”“加冠”“不惑”“始龀”“耳顺”五个词语在这里的顺序,是按它们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
D.律诗通常每首八句,也有十句以上的。绝句每首四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律师、绝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称为五言或七言。

 

 

答案:

一、(12分,每小题2分)
1.C  (A坦荡如砥;B兴高采烈;D弥散<sàn>)
2. A(“却”表转折关系,“也”表并列关系。“风韵”指风格韵味,可用来形容书画、风景等。“风骚”一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楚辞》;后来泛指文章辞藻。二指举止轻佻。青桥。“无人问津”比喻没人过问;“置之不理”指放在一边而不予理睬。)
3.D (①分句中已有逗号的,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②提示下文,用冒号;③解释说明,用破折号;④并列成分用作谓语,中间用逗号。)
4. C (“椿萱” 对“棠棣”,都是名词性的并列短语,分别指父母和兄弟。“并茂”对“同馨”都是形容词性的偏正短语,意义分别为健康、美好。)
5.B  (A成分残缺,C存在歧义,D句式杂糅。)
6. B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中的“三”都是确指。“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中“三”是泛指;C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加冠,男子满20岁。不惑,40岁。耳顺,60岁。D律诗每首八句,共四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出处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资料
1 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
3 名篇名句默写(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
4 《儒林外史》等名著阅读(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
5 综合性学习(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
6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
7 《赵轨,河南洛阳人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
8 汤素兰《春夜奇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
9 《勇者不惧》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
10 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作文题目
11 语段阅读(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
12 字音字形(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
13 词语、成语的运用(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
14 标点符号(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
15 对联(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
16 病句(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
17 文学常识(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
 

    
相关资料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题)
  积累·运用(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
  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2021年浙江省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字音字形
  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021年西藏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题)
  积累与综合性学习(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中考语言运用专题学习与训练:语言的得体ppt课件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题)
  积累·传文化基因(2021年广西北部湾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未来我们来》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
  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语文知识积累(2021年云南省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