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窃读记》知识点

窃读记这篇这篇课文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文学知识的渴望,是七年级语文的一篇课文,需要学生重点把握里面的知识点。小编为大家力荐了七年级语文窃读记的重点知识点,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能帮到大家!

七年级语文窃读记的重点知识点

一、生词   

窃读 炒菜 锅勺 踮起 饿狼 惧怕 充足 屋檐 皱眉 一碗 酸痛 支撑 书柜 

二、读读写写   

招牌 担忧 急切 惧怕 环境 知趣 光顾 恐怕 充足 理由 屋檐 其实 支撑 鼓励   

三、词语积累   

急匆匆 花花绿绿 倾盆大雨 饥肠辘辘 舒舒服服 依依不舍   

四、词语理解:  

适宜:适合,相宜。文中指在书店人多,无人注意到我的这种环境与我只读不买的窃读行为相适合。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我就会放下 书离开。  

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文中是说作者在饿着肚子站着苦读中,也幻想着能够有钱;而有 钱也不过能吃上一碗面条,再坐下来舒服地读书。这种最简单的需求对一个穷学生来说像“白日梦”一样不可能实现。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五、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写小作者因为买不起书,放学后偷偷地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 

 

六、句子理解:  

句子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通过小作者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书店顾客之多,更表现了我读书的如饥似渴。  

句子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句子3: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句子4: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作者用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句子5:“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是指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事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 ,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健康成长的人。  

句子6: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11.窃读记(林海音)知识点


文学常识:

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广东蕉岭,生于日本大阪,作家。提出了“纯文学”的概念,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产量十分可观。其中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最为著名。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

重点句:

 ①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

这句话把渴望读书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它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我”渴望读书,却又无力购买,只好“窃读”。“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和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和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难以言说的感受,这正是窃读的滋味。我快乐的是因为:我能读书,从书中获得智慧和乐趣;我惧怕的是因为: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③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④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⑤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咯是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国文老师告诉我们,粮食哺育身体,而书籍哺育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课文理解:  课文以“窍读”为线索,从放学后匆匆地赶到书店,写到晚上依依不舍地离开书店,重点写了“我”是如何“窃读”和“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酷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1、主要内容: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


2、中心思想:本文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相关资料

  《窃读记》思维导图(4张)
  《窃读记》同步练习
  《窃读记》导学案4
  《窃读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林海音《窃读记》原文课文阅读
  林海音《窃读记》课文原文阅读
  《窃读记》ppt课件(40页)2
  《窃读记》教学实录
  《窃读记》ppt课件(15页)
  《窃读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窃读记》教学设计6
  《窃读记》导学案3
  《窃读记》ppt课件(40页)
  《窃读记》ppt课件(13页)
  《窃读记》ppt课件(14页)2
  《窃读记》阅读题ppt课件
  《窃读记》ppt课件(14页)
  《窃读记》课时作业
  《窃读记》导学案2
  《窃读记》ppt课件(18页)
  《窃读记》教学案
  《窃读记》教案5
  《窃读记》教学反思
  《窃读记》mp3音频朗读
  《窃读记》说课稿
  《论读书》《读书八得》《窃读记》导学案
  《窃读记》教案4
  拓展阅读:《论读书》《读书八得》《窃读记》练习题
  《窃读记》学案
  林海音《窃读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