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语言积累与运用 >>

积累与运用(2020年湖北省天门市中考题)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身处流量时代,知识和资讯仿若湍_____急河流。有的人难以自控,不由自主地【甲】_____,被眼花liáo_____乱的信息推着走,【乙】_____于虚拟_____场景。长时间接触网络,让一些人习惯于追逐信息片段或思想边角料,导致注意力碎片化。浅尝zhé_____止的网上阅读,少有思维的深潜。在这样的过程中,读者的感觉似乎很丰盈_____,但实质上多是视觉层面的愉悦,停留于liú_____览或浅阅读。长此以往,无益于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
  追逐流量效应的人,注定行之不远。的确,互联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可及性,创设了目力驰chěng_____的出口和自由选择的路口,但最终的选择权和控制权在人们自己手上。网络纵有千般好,也不能因此放任思想惰性。面对纷乱的信息流,绝不能一味“下沉”,窝在思维的“舒适区”,拒绝深度、躲避思考,追逐简易、刺激、戏剧化、图象化的内容,甚至把阅读目标全盘托付给“知识带货商”。在流量化的内容产品面前,必须有所思考,有所选择。保持理性与定力,【丙】_____低俗、拒绝庸俗,才能成为清醒而不恣_____意的阅读者,做阅读真正的主人。
1.下列给加粗字的注音和根据文中拼音所写的汉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A.湍急(tuān)      眼花瞭乱
B.虚(lǐ)        浏览
C.丰(yíng)      浅尝辄止
D.意(zì)        驰聘
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A.随波逐流     迷失  抵制
B.随遇而安     迷失  抵御
C.随遇而安     迷惑  抵御
D.随波逐流     迷惑  抵制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到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要插艾草。_____
①民间认为,艾草有招福纳祥的美意,有驱毒辟邪的作用。
②平日里,两者虽是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③这是根深蒂固的优秀文化与民俗,是千百年的约定传承。
④每到端午,它们便强强联手,为人们的健康与信仰保驾护航。
⑤通常,艾草要与菖蒲配对,菖蒲亦有芳香与药用的功效。
A.①⑤④②③        B.①③⑤②④       C.⑤①③②④        D.⑤②④①③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
B.《钱塘湖春行》《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山坡羊•潼关怀古》《刘姥姥进大观园》分别属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C.《老王》《白杨礼赞》《变色龙》的作者分别是杨绛、茅盾、契诃夫。
D.古人除姓名之外的称谓还有字、号等,如“子由”“子美”“青莲居士”“六一居士”分别指苏轼、杜甫、李白、欧阳修。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并审议的民法典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
B.大力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关键在于老百姓价值观念的重塑与更新十分重要。
C.中国芯片制造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华为能否突破某些国家无底线的技术封锁。
D.“网红博主”李子柒拥有逾700多万海外粉丝,她的视频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之美。
6.综合性学习,完成下列各题。
   2020年5月4日,实验中学开展“青春礼赞”主题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1)校团委书记讲了一节团课,下面是他运用的两则材料,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主要信息:。(15字以内)                       
【材料一】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1.2万多名“90后”医护人员逆行而上,到湖北武汉参与医疗救治工作,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还有千千万万个“90后”党员干部、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志愿者奋战在工地、社区、工厂以及运输保障等各条战线,充当“战斗员”“宣传员”“保障员”。在浙江、四川、湖南等许多社区,大量来自高校的青年学生利用寒假报名担任志愿者,在各大社区走街串巷宣传防疫知识,协助进行公共场所消毒等,大大缓解了社区的燃眉之急。
【材料二】
   疫情爆发后,大二学生谢小玉第一时间主动到武汉东湖新城社区报名,成为社区内一名“00后”志愿者。她与另一名志愿者一起,负责对接社区第30栋200多户居民的生活需求,买菜、买药、跑腿儿、取快递,直接服务700余人。3月10日,******考察东湖新城社区,谢小玉向总书记汇报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听完汇报后感慨地说:“抗疫一线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验人!”
(2)团课后,李志强同学拟写了入团申请书,请找出其中的不妥当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
                           ①入团申请书
②敬爱的团组织:
  ③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因为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④这次团课使我深深懂得青春要为祖国而绽放,实现中国梦是当代青年的庄严使命。⑤我渴望加入共青团,请务必批准。⑥如果被批准了,我一定遵守团章,积极履行团员义务;如果未被批准,我将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入团。
  ⑦此致敬礼
                                                 ⑧申请人:李志强
                                                ⑨2020年5月4日
不妥当一(只填序号)       ;修改建议:                   
不妥当二(只填序号)       ;修改建议:                      
7.古诗文默写。
(1)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2)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3)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人们常引用《诫子书》中的“                            ”来激励年轻人应当志存高远。
(6)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在国家政策支持、引导下,地摊经济迅速升温,真是“      

                            ”。(请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选用合适的句子作答)

 

 

答案:

1.    C
2.A
3.B
4.D
5.C
6. 1)示例:抗疫期间,青年有担当,有作为。
(2)不妥当一:⑤句;修改建议:将“请务必批准”改成“恳请批准”。
不妥当二:⑦句;修改建议:“敬礼”另起一行,顶格写。
7. (1)人迹板桥霜
(2)甲光向日金鳞开    
(3)不畏浮云遮望眼    
(4)拣尽寒枝不肯栖    
(5)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6)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出处2020年湖北省天门市中考题资料
1 湖北省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 积累与运用(2020年湖北省天门市中考题)
3 文学常识(2020年湖北省天门市中考题)
4 病句修改(2020年湖北省天门市中考题)
5 综合性学习(2020年湖北省天门市中考题)
6 古诗文默写(2020年湖北省天门市中考题)
7 李白《江夏别宋之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天门市中考题)
8 《宋史·李沆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天门市中考题)
9 《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2020年湖北省天门市中考题)
10 《“北斗”这样影响我们的生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天门市中考题)
11 吴静《母爱的晴空》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天门市中考题)
12 2020年湖北省天门市中考作文题目:在风雨中歌唱
 

    
相关资料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题)
  积累·运用(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
  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2021年浙江省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字音字形
  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021年西藏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题)
  积累与综合性学习(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中考语言运用专题学习与训练:语言的得体ppt课件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题)
  积累·传文化基因(2021年广西北部湾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未来我们来》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
  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语文知识积累(2021年云南省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