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上 >>月考试卷 >>

2020-2021山东省德州市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2020-2021山东德州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诸子百家中,儒家最重礼教,各种礼制均有详细记载。其中,尤以丧礼的记述为多。在孔子看来,“人之大端”有三:养生、送死和事鬼神。孟子亦曰:“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把“养生”与“丧死”看作是王道治世的两大根基。甚至认为“丧死”之事更为重要:“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离娄下》
儒家之所以如此重视“送死”之事,是因为其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儒家首先肯定人类作为世界上最有情智的群体,对于死去亲人的情感远胜于其他动物。认为作为万物之中最“有知”的生物,对逝去的亲人理当表现出悲戚与敬畏之心来,反之,是危险的。荀子强烈批评“送死不忠厚”之人,谓“送死不忠厚”的做法是“奸人之道”,他之所以仅由“送死不忠厚”就如此“武断”地在道德上给予此类人以判定,是其见微知著,从此类人对待逝者的态度就已经推知了其对待其他“生者”也必不忠厚,对待文化传统也必定不敬。
我们一般认为仁只是关于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理论。其实,在儒家看来,仁首先要处理生者与死者的关系,如果生者对死去的亲人尚且没有痛惜与敬慎之心,对待周围并无亲情关系的人又怎能有怜惜与关爱之心呢?依孟子的观点,人之性善,皆因其有恻隐之心,而对自己逝去的亲人尚无恻隐之心的人,此善端已不存也,善端不存则与禽兽无异也。这也正是儒家要把“事死”作为孝的终极标准的内在原因。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2020-2021年邢台市高二12月考语文试题
  2021届珠海语文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福建省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深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检测语文试题
  2020年北京市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
  2020年山东省六校高二第二次阶段性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2020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测验语文试卷
  湖南省常德市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考语文试卷
  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假期作业(一)
  山东聊城市九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任丘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山东省临朐县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0年北京市平谷区高二(上)10月月考语文试卷
  山东省日照市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模块联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六校2020年高二阶段性联合考试试题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二10月月考语文(实验班)试题
  第一学期高二语文学生阅读写作专项能力调研试卷
  南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1届莱芜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唐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2021届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考试卷
  河南省豫南九校2021届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9月)试题
  襄汾中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沧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