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内循环和外循环这两者之间是什么辩证关系呢?从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层面上讲,两者是对立统一的,是不矛盾的,尽管对单个地区、单个企业来说,两者可能是矛盾的。为什么这么讲?现在,内需是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主要来源;占全球1/5的市场,再发展当然主要靠自己,不能靠境外的市场。所以第一个要求,内循环是国内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的、主要的动力来源,内循环带来量。
那么如何促进内循环?
第一,要释放潜在的市场需求。当前中国社会有4亿中等收入群体和10亿较低收入群体,对于前者,建议在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方面加强基础性公共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释放私人消费;对于后者,建议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用3个五年计划时间,再帮助4亿人口迈入中等收入群体,实现中等收入群体的倍增,建议在城镇化方面下大力气,要让那些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变成城市的居民,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扎根落户。
第二,转变经济的发展重点。改革开放40年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是什么呢?就是要给地方政府官员合适的激励和约束,使政府与市场同向发力。但过去地方政府的激励主要在生产环节,官员的主要激励是抓生产、抓项目、抓投资。现在要适当调整激励方式,引导各级政府想方设法抓本地的收入和消费,建议研究将部分税收由生产环节转向消费环节,由生产地征收改为消费地征收,同时建议将居民的满意度调查纳入干部评价考核体系,激励各级干部更加关注民生和消费。
外循环的意义何在呢?外循环刺激我们提高质。
我们为什么过去落后?从历史上看,明初以后不搞国际贸易,搞了海禁。一旦不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