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3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疏通疑难字词,读懂诗句,理解诗歌内容。
(二)通过对比鉴赏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
(三)反复诵读,背诵整首词。教学重点把握思想情感,赏析表达技巧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现出来深沉的家国情怀。深入体会诗歌中写景的妙处。教学时长一课时教学方法诵读品鉴法、合作探究法、引导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余秋雨曾经说过,中国传统文学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自古以来,历代文人志士所写的咏史怀古诗词深受人们喜爱,一部优秀的怀古诗词,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它不朽的艺术魅力。比如咱们曾经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家一起齐背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一下《桂枝香金陵怀古》这首词,感受一下它的艺术魅力。
(二)文本初读王安石的这首词《桂》一直被认为宋词中的佳作。苏东坡对这首词做出了高度评价。他读完这首词后,称赞其为:“此乃野狐精也”。苏轼这么说有什么用意呢?“一花一世界”一个词人也有其独特的世界(展示课件),王安石构建了一个什么样子的世界呢?他的这首词有什么特点呢?咱们来看一下王安石的生平。(课件展示王安石生平)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卓越的文学家,出色的政治家,列宁称赞他为 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因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安石从小随父亲宦游南北,十七八岁便以天下为己任,二十二岁中进士,做过地方官,关心民众疾苦,曾上万言书,主张宋王朝改革法度。宋神宗时推行新法。然而由于旧党的阻挠,王安石屡次被罢相,又屡次被起用。熙宁九年,55岁的王安石主动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潜心研究学术和诗歌创作。元丰元年,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王安石忧愤病逝。他的文学作品往往与他的政治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王安石一生诗歌创作颇丰,但他的词仅存 20余首。虽然王安石不以词出名,但也“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前任绮靡风气的影响。《桂枝香·金陵怀古》是其晚年作品,也就是王安石被二次罢相之后,退居金陵时所写。这首怀古词到底写了什么呢?播放录音朗读,请同学们听的时候注意节奏、感情、轻重。
听完朗读之后,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互相朗读,把握节奏、生字词。请学生分别朗读,最后齐读一遍。
(三)研读文本
(1)同学们读完诗歌,对诗歌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2)上片写景,写作者登临所见,一共四句话。请同学朗读上片,提出问题,上片第一句给了读者什么信息?时间、地点、节令、天气“登临送目”作为诗歌的总起句,作者在上片中所看到的景物,都是由这句话引出的。
(3)上片除了第一句外,后面三句,一句一景,大家一起共同赏析一下,写景的优胜之处表现在哪里。请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做补充。明确:从意象着手,上片在景物的描写中,作者描写了澄江、翠峰、归帆、残阳、西风、酒旗、彩舟、星河等意象。作者从色彩、远近、动静、空间转换等角度,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壮丽秀美的山河图。请同学们齐读上片。
(4)作为一个政治抱负不得施展,被罢相隐居的王安石,他面对如此美景,他又有什么感情呢?欣喜?欢快么?(提问)明确:在这一幅秀丽画面中,似乎有萧条、冷清的感觉。
从“晚秋”、“残阳”、“西风”这些意象中体现出来的。自古文人都有悲秋情节,我们接着看下片,看看究竟是什么感情,促使王安石写出这样深沉、萧条的景物的呢?
(5)请同学们齐读下片,下片以“念往昔”总起,一个“念”子,作者的视角从眼前的深秋美景,转入了对历史的思索。请同学们寻找下片中作者使用的典故,并思考,作者使用这些典故有什么用意?明确:“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使用了典故。陈后主因为荒淫而亡国,那么这种“悲恨相续”六朝天子倒台迅速,相继亡国,作者在文本中有给出原因么?明确:繁华竞逐正是由于竞相追逐繁华享乐,不思进取,才造成了这种后果。
(6)请同学们解释一下,“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这句?明确:谩:是徒劳,后人登上高出,只会空叹荣耀与耻辱。
(7)那么后人有没有吸取教训呢?作者又是通过哪一句来表达的呢?明确:没有吸取教训。通过“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这一句表达出来的。    (8)这句运用了什么典故?明确:《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句。
(9)这一句与本词中的相比,多了两个时间副词,“至今、时时”请同学们讨论、思考一下,为什么多了这两个时间副词呢?明确:至今,强调时间之长,从杜牧的唐末到王安石的宋初,这种繁华竞逐的生活却依然没有改变;时时,强调频率之高,每时每刻这种生活都在进行。作者并不只希望对历史发出空叹,而是警告统治者们对这种导致六朝覆亡的奢靡、荒淫的生活有所改变,让六国相继破灭悲剧不再重演。
(10)再回到咱们前面所学的《赤壁怀古》上来,二者都是怀古名作,都是借景抒情,但从人文精神、人生体验上看,二者有没有区别?明确:苏轼,感叹自己早生华发,壮志未酬,这是 对于自我人生价值方面的。而王安石,却是对国家命运、前途担忧,对社会的关照。
(11)回到之前所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同学能对“野狐精”做一个解释,在学完这首词后,大家是否明白苏轼为什么要给这首词这么一个评价?明确:野狐精本为佛教用语,本指旁门左道之人,但苏轼用之来称赞这首词,不拘常规,表达了由衷赞美。
四、总结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能感慨朝代兴亡,但王安石却在本词中表现出了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他居安思危,非常希望宋朝的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实现富国强兵。王安石摆脱了个人荣辱的小圈子,虽然第二次被罢相,但仍然把眼光放在国家前途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表现出了对国家、对民族的无比热爱之情。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这一首词,感受一下王安石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相关资料

  《答司马谏议书》《与王介甫第三书》《桂枝香·金陵怀古》阅读练习及答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金陵怀古(其四)》阅读练习及答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9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8
  必修下册教案《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7
  《桂枝香·金陵怀古》理解性默写(二)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6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5
  《桂枝香·金陵怀古》ppt课件(21页)2
  《桂枝香·金陵怀古》pptx课件(26页)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4
  《桂枝香·金陵怀古》pptx课件(29页)
  《桂枝香·金陵怀古》pptx课件(31页)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2
  《桂枝香·金陵怀古》pptx课件(23页)
  《桂枝香·金陵怀古》ppt课件(21页)
  《桂枝香·金陵怀古》ppt课件(27页)
  《桂枝香·金陵怀古》ppt课件(20页)
  《桂枝香·金陵怀古》理解性默写
  《桂枝香·金陵怀古》知识点整理
  《桂枝香·金陵怀古》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桂枝香·金陵怀古》阅读练习及答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学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ppt课件2
  《桂枝香·金陵怀古》ppt课件1
  《桂枝香·金陵怀古》诗歌鉴赏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1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和译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