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湖北省 >>

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传统儒家思想主张一切认知活动都有其身体基础,而身体为社会文化价值所渗透。由此,先秦儒家在身体训练中注重心的主导作用,提倡礼的节制,充满自省、自律的意味。
考究《说文解字》,“身”在中国思想中狭义表示躯体,广义表示摄心、气、形而为形神相合、身心一体的生命整体。儒家认为,人的身与心是浑然一体的,言身必称心,称心必言身,二者不可分割。“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孔子认为这种仁心与躯体相辅相成时便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即“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郭店楚简(郭店一号楚墓M1发掘出的竹简)《五行》中把“仁”写为“”,意为道德必须在身体上体现出来,其轨迹可由心而身,也可由身而心。
孟子把身心之学往心为主宰的方向发展,他一方面说“尽其心者……所以事天也”,又说“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指出心的知性、知天的道德功能可以充实浮现于人的身体,“践形'是心的涵养经由身体的外在显示。孟子还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以心为本,以身为末,这种生理存在与道德存在浑然融合会呈现出崇高的生命气象。
为了达到“身心一体”,儒家注重身体的教育,我们广义上俗称为“体育”,其更多体现为以心为主导的德性修养。“子不语怪、力、乱、神”,先秦儒家话语对于力量、力气通常是持批评和否定态度的。儒家认为力先天是有差异的,所以孟子言“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是亦为乌获而已矣”,人的力量不应作为炫耀和竞争的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湖北省武汉2022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
  湖北省六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四地七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卷
  湖北省孝感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2021年湖北省期中联考高三语文试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湖北省百校2022届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京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宜昌市2022届高三10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黄冈市2022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起点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湖北省2022届高三8月能力测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恩施州2022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年级八月联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2021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黄石市2021届高三5月语文模拟试题
  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新高考全国I卷)
  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新高考全国I卷)
  湖北省衡水市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高三二调语文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1年高考冲刺联合押题(一)
  湖北省2021年5月高考押题语文试卷
  2021届湖北省武汉市高考押题卷语文试题
  湖北省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湖北省襄阳市2021届高三5月冲刺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二)
  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语文试卷
  2021年5月份湖北省新高考模拟联考语文试卷
  湖北省十堰市2021年高三年级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