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新教材高一必修下册《牡丹亭·游园》教案4

新教材高一必修下册
《游园》教案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疏通疑难字词,读懂台词。
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汤显祖及《牡丹亭》;从人物台词中深入理解杜丽娘形象特征。
3、审美鉴赏与创造:熟悉戏曲语言,品味曲词之妙和人物的情感。
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知中国古典文化的抒情传统,追寻作品包蕴的文化基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红楼梦》中林黛玉听《牡丹亭》的感受,谈到学生的读后感受。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写道“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只听唱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林黛玉听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牡丹亭》中第十出《游园》。其中《皂罗袍》一曲文词优美,婉转典雅,意味深长,情景交融,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伤春佳作。曹雪芹就用此曲来烘托刻画林黛玉的心理。封建时代的青年女子大多都有与杜丽娘同样的感受,因此这支感叹韶华虚度、青春愁闷的曲子得到了许多少女的喜爱和认同。你们是否也会有同感、共鸣呢?
二、自主学习
1、知人论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案例
  《散步》教学设计44
  《书愤》教案9
  《祝福》教案设计7
  《书愤》教案8
  写作《学写故事》教案4
  《锦瑟》教案4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9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锦瑟》教案4
  部编版九年级下《短诗五首》教案3
  七年级上《猫》公开课教案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教案6
  《曹刿论战》教案19
  《太阳船》教案4
  高适《燕歌行》教学设计4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27
  《书愤》教学设计7
  部编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教案5
  《锦瑟》教学设计3
  《普罗米修斯》教案6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5
  《普罗米修斯》教案4
  《普罗米修斯》教案3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2
  课外古诗文阅读《如梦令》教学设计1
  《沁园春·雪》公开课教学设计26
  《修辞立其诚》教学设计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案7
  《改造我们的学习》教学设计5
  《致大海》教案5
  《牡丹亭·游园》教案3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