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陕西省 >>

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二)

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三五模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如其人”是中国非常流行且流传历史悠久的表述,包含两种内涵:一是指文章风格与作者的道德品质相一致,风格是道德的外显。在这种意义上,人们常将道德和文章并称,认为立身和为文不可分离。一是指文章风格与作者的性格、气质、才情、学识、情感等相联系,风格是作者个性的自然流露。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西汉扬雄也在《法言•问神》中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这成为后来品评书画、司法笔迹鉴定的理论依据。此后,王充、曹丕、刘勰等人也多以不同的视角和话语鲜明地标举和阐扬“文如其人”这一观念。明代冯时可在《雨航杂录》卷上说得更加不容置疑:“九奏无细响,三江无浅源,以谓文,岂率尔哉!永叔侃然而文温穆,子固介然而文典则,苏长公达而文道畅,次公恬而文澄畜,介甫矫厉而文简劲,文如其人哉!人如其文哉!”这就是著名的“文如其人”论断的明确出处。 
作者的个性给作品灌注了生气,作品中总要渗透着作者自己的思想、情绪、意志,总要打上作者自己人格上的印记。“文如其人”在这个意义上是值得信任的批评戒条。从主观方面而言,作品的风格就是作者在感受、体验、表现社会生活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个人特征。其中,时间是性格定型的关键因素,这种通过时间积淀下的性格特征产生的行为惯性,是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改变的。文风的形成与人的性格特征的形成是一个人生活阅历实践同一进程的产物,两者互相影响,具有相关性,自然可能导致文如其人的现象。尽管作者所言之物可以饰伪,但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性。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李白敢于在皇皇朝堂之上让皇帝宠臣高力士亲手为自己脱靴,而读者在展读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生宣言,焉能不为他的人文如一拍案叫绝?一个人既然要为文,甚至是有些难以使其文不如其人的。从总体上看,大多数作者的人品与文品是统一的。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2022年陕西省商洛市第二次高考模拟检测试卷
  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八校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阎、高、蓝、周四区县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陕西省宝鸡市高考模拟检测语文答案(三)
  2022届陕西省铜川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陕西省宝鸡市高考模拟检测语文试卷
  2022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22届陕西省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陕西省安康市2021年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2022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阎、高、蓝、周四区县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2022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届陕西省宝鸡市高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一)
  陕西省商洛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2022届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训练语文试卷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卷
  陕西省十校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陕西省2022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陕西省咸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陕西省榆林市2020-2021年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陕西省榆林市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陕西省咸阳市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陕西省咸阳市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