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五人墓碑记》:“谁为哀者?”到底该如何理解

江苏金坛直溪高中 武新光 

本人在执教《五人墓碑记》一文时,发现人教版教参将“谁为哀者?”一句在译文中译为“在为睡悲痛?”,笔者颇感疑惑。同时,我发现该书第193页将此句解释为宾语前置,原文如此: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作介词“为”的宾语,提前。我想这就是该书把此句译为“在为谁悲痛”的根据吧。但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因此,我翻阅了其他资料,有资料解释为“谁是同情的人?”,表面看似乎讲得通,实则不然。“哀”固然有“同情”之意,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但“同情”一词远不能表达当时吴郡人民的心情,因为有人为此“蹈死不顾”,只有“悲痛”才能表达这种心情。“哀”作“悲痛”之意也很常见,如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的哀就是此意。此外,此处的“者”并不是作“的人”讲,而是和“谁”一起构成表示疑问的固定句式。这种句式在古汉语中随处可见,如《梅花岭记》中“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即是。因此这种理解也不很妥当。 
回过头来再看此句为何不能理解为“在为谁悲痛?”,为何不能理解为宾语前置。本文写的是明朝末年,魏忠贤专权,时任吏部员外郎的吴郡人周顺昌因得罪魏忠贤,魏忠贤的爪牙逮捕周顺昌从而引起吴郡人公愤的事。从上下闻看,吴郡人民的行为有明确的目的,即“为之声义”,所以“哭声震动天地”,因此缇骑所问“谁为哀者?”理解为“在为谁悲痛?”,明显不合情理。按情理,缇骑是要镇压为周公伸张正义的百姓,他们应该问“谁在替周公悲痛?”,谁在替周公悲痛就杀掉谁。因此,笔者认为此处的“谁为哀者?”应该是“谁为之哀者?”的省略,也就是说介词“为”的宾语“之”在原文中是省略了(在古汉语中介词的宾语省略的现象很常见),其中“之”指代周公,而非教参上所说的“谁”作介词为的宾语。这样一来,就可以译为“谁在替他悲痛?”,根据上文“哭声震动天地”,可意译为“谁在哀哭?”。 

    
相关资料

  《五人墓碑记》《清史稿·黄宗羲》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人墓碑记》练习题
  《五人墓碑记》pptx课件(33页)
  《五人墓碑记》导学案2
  《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教师版)2020年
  《五人墓碑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五人墓碑记》明史·张溥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人墓碑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五人墓碑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五人墓碑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人墓碑记》学案
  《五人墓碑记》ppt复习课件
  《五人墓碑记》读后感(2篇)
  《五人墓碑记》赏析
  《五人墓碑记》检测题
  《五人墓碑记》教案12
  《五人墓碑记》导学案
  《五人墓碑记》教学实录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12
  《五人墓碑记》flash课件1
  《五人墓碑记》知识点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11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10
  张溥《五人墓碑记》mp3音频课文朗读
  《五人墓碑记》教案11
  《五人墓碑记》教案10
  《五人墓碑记》基础知识
  苏教版《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教案及练习
  《五人墓碑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教案及练习
  《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9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