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长亭送别》——授课要点

   《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现实主义的杰作,它对青年男女追求幸福的热情歌颂特别获得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青年男女的喜爱。这样,它必然要招来封建统治者的排斥,指为\'诲淫\'。《红楼梦》借林黛玉之口称赞它\'词句警人,余香满口\'。
    《西厢记》通常被评价为一部\'反封建礼教\'的作品,这当然不错。但同时它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作者很少从观念的冲突上着笔,而是直接切入生活本身,来描绘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的渴望,情与欲的不可遏制和正当合理,以及青年人的生活愿望与出于势利考虑的家长意志之间的冲突。 可以说,作者把反对礼教的主题充分生活化了。非常直率甚至是放肆地表述了男子对于美丽女性出于天然的渴望与倾慕,以及女子对这种渴慕的自然回应。而是在人物自然天性的基础上大胆地表现出青年男女之间一见钟情的爱悦,而引起读者或观众的共鸣。在经过一番艰难曲折之后,作者以舞台上的胜利,给仍然生活在压抑中的人们以一种心理的满足。虽然这种胜利不得不以剧中冲突双方的妥协、矛盾的消解为代价,以男主人公中进士然后完婚的陈旧的大团圆模式来完成,但毕竟是张扬了受抑制的情和欲的权力,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从而对封建道德教条的某些方面造成有力的冲击。
############
    识别对偶句、比喻、用典、夸张、排比、叠字等修辞手法。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对偶、比喻)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对偶、夸张) 
############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将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般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这几句是写莺莺目送张生渐行渐远,群山暮蔼之中,疏林霜叶,更添离愁,极目远望,偶见征马在夕阳残照中闪现一下,便再也追寻不着。人间的烦恼愁恨都涌上心头,离愁之重,小小车儿又怎载得动?
这是长亭送别【收尾】一曲,所谓“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更兼王实甫一枝妙笔,一片离愁便从纸上弥漫开来。 
############
    要求背诵《正宫-端正好》《正宫 -滚绣球》《正宫-三煞》.

    
相关资料

  《长亭送别》作业练习
  《长亭送别》ppt课件(58页)
  《长亭送别》预习学案
  《长亭送别》探究学案
  《长亭送别》训练学案
  《长亭送别》改写作文(多篇)
  《长亭送别》ppt课件(52页)
  《长亭送别》ppt课件(31页)
  有关离别的句子、短信、赠言
  《长亭送别》ppt课件(35页)
  《长亭送别》学案2
  《长亭送别》学案
  《长亭送别》练习题
  《长亭送别》读后感(平静的侍萍、崔莺莺并不叛逆)
  《长亭送别》教案16
  《长亭送别》ppt课件17
  《长亭送别》教案15
  《长亭送别》ppt课件(34页)
  《长亭送别》教学反思
  《长亭送别》ppt课件15
  《长亭送别》说课稿2
  《长亭送别》原文和译文
  《长亭送别》ppt课件14
  《长亭送别》(京剧)flash视频欣赏
  《长亭送别》ppt课件13
  《长亭送别》公开课教案
  《长亭送别》ppt课件12
  《长亭送别》说课稿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14
  送别诗鉴赏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