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人教版《词七首》巩固练习
词七首·巩固练习
1.对陆游《钗头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注:这首词相传是陆游31岁时,为怀念他的被迫离婚的前妻唐婉而作。)
< align=right>[ ]
A.上阙第一句写追忆昔日夫妻间和谐美满生活的一个场面:妻子劝酒,共赏春色。
B.词中的“东风”喻指陆游夫妻间和美的爱情生活。
C.“人空瘦”著一“空”字,把词人那种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痛伤之感等等;表现无遗。
D.这首词反映了一出封建礼教压迫下的爱情悲剧,表现出了作者痛苦、怨愤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阅读下面陆游的《诉衷情》一词.完成2—4题。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2.对这首词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lign=right>[ ]
A.词的一、二句真实地再现了作者当年壮志凌云,勇赴国难,抗击金兵的情景。其中“觅封侯”是指为国建功立业。
B.“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是说作者曾在边疆一带作战,鞍马劳顿,风尘仆仆,连貂裘都蒙上了一层沙土。
C.词的上阕写了两个生活场景,同时暗示了作者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D.词的下阕直接抒发悲愤的情感,其中“泪空流”中的一个“空”字,更突出了作者徒有壮志却报国无门的感慨。
3.“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表现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选出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 align=right>[ ]
A.表现了作者身在草野而心系国事的爱国精神。
B.表现了作者跃马边疆保卫国土的英雄气概。
C.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年事已高、无力报国的感叹。
D.表现了作者虽已年迈但仍想建功立业的豪情。
4.这首词思想感情的基调与下面哪一项更接近?
< align=right>[ ]
A.“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瘚。”岳飞对收复失地充满了决心和信心,陆游在词中也体现了这一点。
B.“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慨叹,陆游词中“此生谁料”也是这种感情。
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以廉颇自况,年迈而不忘报国。陆游词中也有这种感情。
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这种豪情,在陆游词中也很突出。
5.阅读下面苏轼的一首词,对这首词的语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 align=right>[ ]
A.“花褪残红青杏小”,是说杏花尽谢、青杏才结,点明时节在春去夏来。
B.“天涯何处无芳草”,是说此地景色不佳,但烦恼大可不必,因为天下之大,定有美景佳处。
C.“墙外行人”,是如作者一样的羁旅失意之人。
D.“多情却被无情恼”,“行人”有意多听一会姑娘的嘻笑,但姑娘们却未发现墙外的“行人”。
6.对下面这首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水调歌头
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头,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 align=right>[ ]
A.开头两句是回忆金人在秋天入侵南来。
B.“汉家……佛狸愁”五句是说南宋军队击溃了那次入侵的金军。
C.“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句是说自己倦于宦游,而想到江湖间隐居。
D.“尝试与君谋”三句是说作者与二位朋友商定:我们不要再抗击敌人,还是去隐居,过闲适富裕的生活。
参考答案
1.B 2.B 3.B 4.C 5.B 6.D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