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自学评估练习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自学评估
  
  达标训练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1)鸟臀       (2)褶皱      (3)潮汐
  (4)劫难       (5)追溯      (6)遗骸
  2.解释词语。
  (1)遗骸:                     (2)追溯:
  (3)劫难:                     (4)致密:
  (5)天衣无缝:
  3.(1)两篇短文选自_______国_______作家_______的作品,两篇文章同为________。
  (2)我国的“恐龙之乡”是四川______________(地名)。
  4.这两篇短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多少“恐龙”的情况?请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
   
  文章的作者提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其实我们中学生所学的各门学科之间也是互相联系的,请你从自己的体会入手,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不少于200字)
  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问题。
  (1)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埃及就有了“赤潮”的记载。
  (2)直到显微镜发明以后,人们才逐步揭开了赤潮的神秘面纱。原来是海水中的一些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从而引起水色异常,形成赤潮。造成赤潮的生物种类较多,主要是微型或小型浮游植物和原生动物,现在已知的有40多属、120多种,其中以夜光藻、骨条藻和原生物中的溢虫等较为常见。它们主要分布在离水面几十厘米至一米左右的海水表面。
  (3)赤潮的颜色,主要由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的颜色决定,如以夜光藻为主形成的赤潮,主要呈红色;而以绿色鞭毛藻形成的赤潮则为绿色。因此,赤潮实际上是各种有色潮的总称。发生赤潮的海水常常带有粘性和腥臭味,所以又被称为“臭水”、“厄水”。
  (4)近年来,赤潮的频繁出现与日益加剧的海洋污染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人类长期向海洋倾倒垃圾,工业污水、生活废水和农业肥料大量流入海洋,给海洋生物增加了过量的食物,生物可利用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增加和聚集,造成海洋富营养化,为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这是赤潮形成的根本原因。
  (5)此外,海区内的水文气象条件,也与赤潮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如强烈的日照、水温的升高、海水的停滞以及海面上空气流稳定等因素,均有利于赤潮生物的集结。因此,这也是赤潮形成的自然条件。
  (6)密集的赤潮生物不仅堵塞鱼类的鳃,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海水极度缺氧,而且还能够形成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威胁其他海洋生物生存,导致其大量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谢产物含有生物毒素,这种生物毒素不仅能够引起鱼类及贝类中毒或死亡,人若食用了含有这种毒素的海产品,也有可能发生中毒或致死事件。
  (7)人类怎么也没有想到,早在20亿年前就已经活跃在地球上的藻类,今天会以这样的方式向我们敲响警钟。这是海洋对人类破坏生态的报复,它告诉我们,海洋绝不是人类的“垃圾站”和“污水桶”。保护海洋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选自《化石》,有删改)
  1.下面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lign=right>(    )
  A.“赤”是红的意思,但“赤潮”时海水并不一定都呈红色。
  B.“赤潮”对海洋鱼类、贝类甚至人类都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C.造成“赤潮”的生物种类不少,它们都是微型或小型的原生动物,都生活在离水面几十厘米至一米左右的海水表面,所以才引起了水色的改变。
  D.“赤潮”发生时,海水常常会变粘并伴有腥臭味。
  2.第(7)节画线句子中“这样的方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向我们敲响警钟”中的“警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节中加粗词语“一些”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建国初到60年代以前,我国沿海仅发生过4次赤潮,70年代达15次,80年代以来达到了260次。请运用选文中的相关知识解释我国赤潮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达标训练】
  1.(1)tún(2)zhě(3)xī(4)jié(5)sù(6)hài
  2.(1)遗体、遗骨  (2)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3)灾难、灾祸  (4)细致精密  (5)比喻事物多指诗文浑然天成,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也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没有一点破绽或缺点。
  3.(1)美国  科普作家  阿西莫夫  科普作品  (2)自贡
  4.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5.可从恐龙的种类和其他的灭绝说法来谈,答案略。
   
  【能力提高】
  略(例子切合要求,语言畅达即可)
   
  【开放探究】
  1.C 2.赤潮频繁出现  保护海洋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3.①不能。②去掉“一些”便表明所有的浮游生物都会形成赤潮,这不符合实际。
  4.我国日益加剧的海洋污染导致了赤潮的频繁发生。
 
 
    
相关资料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ppt课件(24页)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ppt课件(46页)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知识点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8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同步练习2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ppt课件(69页)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作业练习(2课时)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综合练习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生字拼音、词语解释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建议、练习说明、教学重点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pptx课件(38页)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ppt课件(28页)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读读写写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ppt课件(23页)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1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ppt课件(62页)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导学案4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练习题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课堂实录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导学案3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教学模式操作卡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预习学案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ppt课件(45页)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导学稿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ppt课件(34页)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说课稿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导学案2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ppt课件(27页)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导学案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课后题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