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6

36《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一、课题

实验本语文第四册《童年的朋友》

二、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的教学,根据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要充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二(1)班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朗读与理解能力。课文以“我”曾经想当拳击手为线索,通过描写小熊可爱的外形和以往与“小熊”形影不离的点点滴滴,来表达我与朋友小熊之间真挚的情感。于是“我”自责不该忘却“小熊”曾经带给自己的快乐,改变了主意,并且立誓“永远也不想当拳击家了”。全文语言极富儿童化,生活化,作者感情投入也尤为真切、自然而又感人。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堂课由五个板块构成,导入新课----字词教学------阅读教学------朗读指导-------语言实践。在导入新课时,通过联系交流他们生活中的朋友来导入,使学生能较快地融入课本。字词教学我着重训练学生对于词语的积累并以学生自主识字为主,教师注重反馈检查。有重点的进行音、形、义的指导。如何发现问题、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怎样有效提问,这是下半学期的一个训练重点,因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已能掌握一定的提问方法。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体验、感受来感悟文本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形影不离”这个词来展开,什么叫形影不离?哪些地方看出我和小熊形影不离?通过圈画有关的词句,朗读句子,了解作者内心的不平静,既有回忆起美好往事的甜蜜,又有对自己的自责。最后的围绕一句话来说几句连贯的话,其实是对文本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又是联系实际展开适当的联想,又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童年进行说话训练。

新教材给人的总体感觉是课文选择的相当优美,比较注重人文因素。但实际操作起来,觉得课时很紧,想要讲的东西很多。教师往往舍不得忍痛割爱。本堂课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情感的体验上。运用优美的导语,合适的课件,语言的积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吸收语言的精华。当学生对于文本有了触动和共鸣之后,他已经理解了文本的内容了,领悟作者他们提出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师就不需要去做大量的情节分析。

 

三、学习材料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课文以“我”曾经想当拳击手为线索,通过描写小熊可爱的外形和以往与“小熊”形影不离的点点滴滴,来表达我与朋友小熊之间真挚的情感。于是“我”自责不该忘却“小熊”曾经带给自己的快乐,改变了主意,并且立誓“永远也不想当拳击家了”。全文语言极富儿童化,生活化,作者感情投入也尤为真切、自然而又感人。

课文第二小节把小熊的眼睛描写得非常漂亮,大小不同,颜色也不一样,特别是对小熊的神态和动作描写,小熊的可爱之处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我曾经想当拳击手,然而当我想起很久很久以前我跟小熊形影不离的情景时,我改变了主意。第三小节主要记叙了我吃饭时、睡觉时与小熊形影不离的情景,这些充满童趣的情景无不体现出我与小熊亲密无比的感情,小熊也俨然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位朋友。由此而发出“我往日最要好的朋友,童年真正的朋友”“我爱它,一心一意地爱它”。可是当我却想拿它来练拳,此时,内心的愧疚之情油然而生,因此,当妈妈问我出了什么事的时候,我立即转过身,仰起头向巴眼泪憋回去。

文中的“我”对童年的朋友充满的感情,连那只玩具小熊似乎也是有生命的,略显伤感的故事不禁将读者带回到美好的童年,思念起自己童年的朋友——有生命的或是没有生命的。

四、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10个生字,12个词语。并能正确、顺畅地朗读课文。

2)、朗读课文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并能用“我和小熊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为开头,说几句连贯的话。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能模仿总分的方法用“我和小熊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为开头,说几句连贯的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我”与童年的朋友小熊之间真挚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我”与童年的朋友小熊之间真挚的情感,能用“我和小熊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为开头,说几句连贯的话。

六、【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朋友”一词,说说自己生活中有哪些朋友?

2、出示课题,读题并理解“童年的朋友”(小时侯的朋友)

3、过渡:今天,有一位苏联作家要对大家诉说他童年的回忆,他童年的朋友是谁?让我们根据学习要求去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总体感知

1、出示学习要求(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的句子说完整。

              (3)边读边思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2、检查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板书:想当-----不再想当)

3、过渡:让我们先来认识这位朋友吧。课文的第几小节是描写这只小熊的?

(三)精读课文,情感体验。

1、学习第二小节

1)读读课文第二小节,并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熊?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2)交流反馈,

3)指导朗读体会小熊可爱的神态与动作,及作者对它的喜爱。

4)小结过渡

2、学习第三、四、五小节

1)课文第三节中哪个词语写出了作者和小熊之间的关系?(板书:形影不离)。理解“形影不离”。

2)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我和小熊形影不离的?默读课文第三节划出有关的句子。(出示第三小节有关内容)

3)整理句子的顺序。

4)指导朗读,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感受最深的一句体会小熊给我带来的快乐。师生合作读。

5)想象说话“       时,我                          。”

6)摘星游戏:指导学生以“我和小熊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为开头,说几句连贯的话。

7)过渡:这些充满童趣的情景无不表现出我与小熊亲密无比的情感,小熊也俨然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位朋友。(引读:“那时侯”一句)

理解“一心一意”并指导朗读。

8)创设情境练习说话,曾经我那么地喜欢它,它也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而如今我为了要当拳击手竟然想拿它练拳,我真的很             ,我想对小熊说:          

(9)过渡引读第五小节。理解“憋”。

(四)激情明理,总结全文

1、总结全文,揭示中心。(板书:珍惜  关爱)      2、朗读全文。

3、巩固字词。                                   4 、写字指导。(躺)

 附板书:                          36 童年的朋友

          “我”     形影不离         (小熊图)

想当                       珍惜

 

不再想当                     关爱  

七、媒体设计

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画投影结合教学。鲜明的画面,动听的音响,迅速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去,同时又利用文字投影出示重点句段,从而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迅速结合。使得作者按顺序来练习说话。

八、练习设计

本文的练习主要以练习说话为主。还有应该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孩子的说话练习一直以来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是,在执教《童年的朋友》时,我逐步引导让孩子们自己思考,你曾经和你的玩具有什么形影不离的情景,学生的想象竟超出了老师想象的空间,“当我乘凉时,我把小熊抱在怀里,和我一起欣赏月亮里的嫦娥”。当我踢足球时我也让他坐在旁边,他举着双手好似在为我鼓劲加油……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相关资料

  《童年的朋友》ppt课件(39页)
  《童年的朋友》课堂检测(2篇)
  《童年的朋友》pptx课件(19页)
  《童年的朋友》作文练习
  《童年的朋友》教案9
  《童年的朋友》练习检测题
  《童年的朋友》ppt课件(25页)
  《童年的朋友》练习题
  《童年的朋友》同步训练
  《童年的朋友》ppt课件(21页)
  《童年的朋友》教案8
  《童年的朋友》导学案4
  《童年的朋友》ppt课件(20页)
  《童年的朋友》学案3
  高尔基《童年的朋友》mp3音频朗诵
  《童年的朋友》表格式导学案2
  《童年的朋友》知识点积累
  《童年的朋友》ppt课件(35页)
  《童年的朋友》导学案
  《童年的朋友》说课稿2
  《童年的朋友》mp3音频朗读
  《童年的朋友》ppt课件(18页)
  《童年的朋友》ppt课件7
  读《童年的朋友》有感
  关于朋友的名言
  《童年的朋友》课堂实录
  《童年的朋友》学案2
  《童年的朋友》说课稿
  《童年的朋友》学案
  《童年的朋友》ppt课件6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