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课外读物 >>诗词鉴赏 >>

陆游《诉衷情》宋词鉴赏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具体写作年代不详。

  词中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

  上片前两句是当年作者在梁州参加对敌战斗心情与生活的概述。他胸怀报国鸿图,匹马单枪驰骋于万里疆场,确实想创立一番不朽的业绩。“觅封侯”不能单单理解为陆游渴望追求高官厚禄,因为在写法上作者在这里暗用了《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班超投笔“以取封侯”,后来在西域立了大功,真的被封为“定远侯”。陆游这样写,说明当年他在梁州的时候,也曾有过象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可是,陆游的愿望并未变成现实,后两句便是眼前生活的真实写照:睡梦里仍然出现旧日战斗生活的情景,说明作者雄心未已,睁眼看看眼前,“关河”毋庸说已经无影无踪,当年的战袍却早就被尘土所封,满目是凄凉惨淡的景象。

  下片紧承上片,继续抒发自己念念不忘国事,却又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郁闷心情。“胡未灭”说明敌寇依然嚣张;“鬓先秋”慨叹自己已经无力报国;“泪空流”包含作者的满腔悲愤,也暗含着对被迫退隐的痛心。

  结尾三句,苍劲悲凉,寓意深刻。“谁料”二字感叹自己被迫退隐,流露了对南宋统治集团不满的情绪。“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是年迈苍苍的陆游血与泪的凝聚,它很容易让读者想起放翁那首常常使人热泪盈眶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是因为,两者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完全是一致的。

  情感真挚,丝毫不见半点虚假造作;语言通俗,明白如话;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消沉。所有这些,使陆游这首词感人至深,独具风格。(王方俊张曾峒)


    
相关资料

  《诉衷情》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十五从军征》《诉衷情》《南乡子》阅读练习题
  《诉衷情》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诉衷情》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
  《十五从军征》《诉衷情》教案1
  《诉衷情》教案7
  《诉衷情》教学设计6
  《诉衷情》教案5
  《诉衷情》教案4
  《诉衷情》《西江月》《丑奴儿》《破阵子》教学反思
  《诉衷情》复习
  《诉衷情》阅读练习及答案
  《诉衷情》学案
  《诉衷情》教学设计3
  《诉衷情》教案2
  《诉衷情》ppt课件4
  《诉衷情》flash课件1
  《诉衷情》复习练习
  《诉衷情》ppt课件3
  陆游《诉衷情》原文和赏析
  陆游《诉衷情》ppt课件2
  陆游《诉衷情》ppt课件1
  陆游《诉衷情》mp3音频朗读
  沪教版《诉衷情》教案1
  黄庭坚《诉衷情》原文和译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