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童趣》课堂教学案例

《童趣》课堂教学案例
一、教材说明 
《童趣》说的是作者童年时代观察草丛、虫蚁、土砾、癞蛤蟆…… 幻象迭出,妙趣横生,从现实事物中体会到各种物外之趣。与学生现实生活很接近,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正确的语音停顿,在朗读中提高语感能力,可以消除语言习惯障碍;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规律,使学生消除畏惧心理,打好学习文言文的基础;组织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自己去解决问题,体会作者的“情趣”,并向作者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新的美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二、学情分析
《童趣》是孩子们从小学进入初中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由于其语言习惯与现代汉语不同,因而,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让学生认识这种新的语体,帮助学生越过语言习惯障碍,克服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惧心理,奠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
三、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1)
师:让我们做个假设,假如让你在蚊帐中,对着蚊子慢慢地喷烟,让你对着墙角的乱砖头乱草愣愣的看一两个小时……你愿意吗?不愿意?但是曾经就有一个孩子在蚊帐中对着蚊帐慢慢的喷烟,看蚊子在烟中怎么飞;对着墙角的乱砖头乱草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你们觉得奇怪?有问题要问?那就问吧!
生1 这个小孩问什么要对着乱砖头乱草一看就是半天?那里有什么?
生2 他对蚊子喷烟干什么?
生3 他把蚊子放进蚊帐里,不怕蚊子咬吗?
生4 蚊子被熏了,有什么反应?
生5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谁?这些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6 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
[评点]
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设置悬念,为何这个孩子能为常人所不为,引而不发,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空间,刺激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生的心里投入了两颗石子,平静的水面起了水波,大脑兴奋了,先前的经验被激活了,于是新的问题就发现了,产生了,提出了。
片断(2)
师:同学们的问题问得很好,很多,我们来整理一下:
①这个孩子为何要熏蚊子?他看到了什么?
②这个孩子为什么要对着墙角发愣?他在干什么?
③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
刚才还有同学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事,那个孩子是谁?其实这两件事不是我“瞎编”的,它是清代文学家沈复在自己的作品《闲情记趣》里回忆的童年趣事(出示板书:童趣 沈复)。不过,这两件事他觉得有趣,是他的感觉,今天我们读读,看看你认为是否有趣?让我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自读课文,有问题我们一块儿研究。(学生散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大家齐声读一遍,我们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完整。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童趣》ppt课件(40页)
  《童趣》改写作文范文
  《童趣》教学反思2
  《童趣》框架教案1
  《童趣》ppt课件(12页)
  《童趣》知识点归类及比较阅读
  童年趣事作文:拔牙
  《童趣》知识点归类及比较阅读
  《童趣》ppt课件(27页)
  《童趣》复习练习
  《童趣》复习学案
  《童趣》ppt课件(23页)
  《童趣》ppt课件(42页)
  关于童趣的作文(10篇)
  “童年趣事”作文(3篇)
  《童趣》教案10
  《童趣》ppt课件(24页)
  《童趣》表格式导学案
  《童趣》复习ppt课件(23页)
  《童趣》ppt课件(11页)
  《童趣》改诗
  《童趣》练习题3
  《童趣》ppt课件(48页)
  《童趣》ppt课件(29页)
  《童趣》专项练习
  《童趣》ppt课件(16页)
  《童趣》阅读练习
  《童趣》读后感(2篇)
  《童趣》表格式学案
  《童趣》导学案4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