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童趣》练习题3
童   趣
一、文学常识。
1.《童趣》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是____ 代文学家。
2.本文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件事,全文紧紧围绕一个“___”字,揭示了儿童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
3.“__________”是本文的画龙点睛之语,而这需要通过_____和_____的心理过程才能实现
4.《童趣》一文开头总说“物外之趣”,然后记叙了三件趣事,描绘了四幅图画,这四幅图画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②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选文第①段中“私拟”的自然景物有哪些?
2.选文第②段,表现作者的情绪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②段间有什么关系?
4.作者为什么“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而不将它打死?
三、	一字多义
       故时有物外之趣(之:       )      项为之强(为:       )
   之  昂首观之   (之:          ) 为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