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滕王阁序》导学案2
《滕王阁序》导学案
李胜奇整理
学习目的 1. 通过反复朗读,领略骈文的神韵之美。 2. 准确记住名句,切实理解成语典故。
学习重点 1.不同形式对偶句的朗读,特别是句读的切分。 2. 认真朗读,弄清典故,把握文意。
学习方法 1. 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词义和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重点词语的一词多义、古今词语的异同。
2. 通过自我阅读,对骈文的文体特点、语言风格作个初步了解。
一、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1.王勃,字 ,绛州龙门人。初唐诗人。其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 , 。 ,
。有《 》存世。与 、 、 并称初唐四杰。
2.补充:《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新唐书•文艺传》)
3. 知文体: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又称骈俪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四字和六字句,又叫“四六文”。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讲究运用平仄,多用典故。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期。
4. 知经历:王勃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曾为沛王府修撰,为沛王李贤侍读时因撰《檄英王鸡》文而被逐,入蜀后又因擅杀官奴,罪大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二、课前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翼轸 瓯越 棨戟 懿范 襜帷 潦水 骖騑
崇阿 绣闼 雕甍 纡 闾阎 遄飞 睢园
睇眄 帝阍 宗悫 簪笏 叨 捧袂 梓泽
2.指出活用词并说出用法和意义。
⑴ 襟三江而带五湖 ⑵ 徐孺下陈蕃之榻 ⑶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⑷ 川泽纡其骇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