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反思这份教案最大的问题在于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情节梳理分析上,而忽视了(字词梳理积累),所以建议在疏通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借鉴。
《狼》
清•蒲松龄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准确形象地复述课文内容,朗读、背诵。
3、 对课文的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屠户勇敢果决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课前可播放歌曲《十面埋伏》,用其中的“随身莫忘打狗棒,锦囊带着绝情丹”歌词来为本课小结作铺垫。
2、 本课以“根据提示,猜成语”的游戏为开端。准备成语如下:
狼狈为奸 鬼哭狼嚎 豺狼当道 引狼入室 声名狼藉
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以上都是一些贬义词,对狼的性质定义为邪恶与狡诈,可见狼在人们心里的印象并不好。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就有关于狼与人斗智斗勇的记载,最后谁技高一筹呢?下面让我们进入蒲松龄的《狼》来一探究竟。
二、 检查预习:
1、 在研读课文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下作者:
(1).名: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
(2).时:清代(1640-1715)
(3).地:山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人。
(4).评:著名文学家
(5).作:《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
郭沫若曾在起书房——“聊斋”,题对联一副: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 疏通文意:
我们说学习文言文首先要疏通文意,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解释老师在PPT上所出示的字词:
屠 尽 止 缀 驱 窘 顾 苫蔽 驰 眈眈 径去 犬 瞑 暴 洞 隧 股 寐 盖 黠 变诈
3、 梳理结构:
(1) 接下来我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自由朗读课文,根据我在PPT上所给的提示,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课文(要求说出课文主要情节):
a. 复述情节时,首先应该选好角度,文中矛盾双方:屠户和狼,你选择哪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