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师说》导学案8
一、展示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积累文言常用实词“闻”“ 固”,理解古今异义现象。
理解文段内容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理解背诵,小组展示,质疑小结,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韩愈就“师”作如何“说”,把握作者基本观点;
学习重点:1、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2、积累文言实词含义。
3、背诵第一段
学习难点: 背诵全文
二、巧设迁移:
1、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2、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说明中抒情,如《爱莲说》;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三、合作探究(第一段):
1)范读,生朗读: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