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高考复习: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指导
  高考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指导
  阮江潮 
  【教学目标】
  1、认识寓言的含义及特点、类别
  2、掌握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的几种常见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表格分析寓言,正确审题。
  【寓言的定义】
  “寓者,寄也;言者,话也”。所以寓言就是“寄托的话”。作者把自己要说的话寄托在一个虚构的小故事里。寓言的表现方式是通过借物喻人、借小喻大或借此喻彼的手法,揭示事物丰富的内涵和蕴含深刻道理。
  寓言特征:
  1、虚构 2、有故事结构因素 3、由虚构到现实蕴含深刻道理
  
  【基本格式】 
  1、寓言中的主体对象有主次之分。因此主要对象是审题立意的重点,但次要对象的分析也不可忽视。
  2、因素列举的越合理,越有利于紧扣材料,立意正确率就越高。因此分析寓言材料的构成十分重要。
  3、由寓言故事的分析,扣紧因素一一对应,转移到现实,立意不易失误。
  
  【审题方法】
  
  方法一:对比列举法
  
  对比类寓言材料中常在主体因素对比里凝聚一个或多个人生哲理、社会道理,这个道理在审题时一定要找出来。如材料:
  一般的鱼有储气的鳔,便于上浮与下沉,在水中游动自如。鲨鱼无鳔,只有不停地游动才能避免下沉。鲨鱼少一个生存条件,却成为“水中霸王”。相反,一般的鱼虽然多一个生存条件,命运却不见得怎样好,有时还被鲨鱼吃掉。
  列表
  
  
  主体对象
  | 
  因素列举
  | 
  一般的鱼
  | 
  有膘
  | 
  便于上浮与下沉
  | 
  被吃掉
  | 
  鲨鱼
  | 
  无膘
  | 
  不停游动避免下沉
  | 
  水中霸王
  | 
  由 虚构到现实(对比)
  | 
  有的人
  | 
  拥有条件
  | 
  不积极进取
  | 
  被时代淘汰
  | 
  有的人
  | 
  欠缺条件
  | 
  奋力拼搏
  | 
  成为强者
  | 
  
  这则材料我们就可以提炼出这样的哲理:
  从一般的鱼这方面也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人生道理:一个人身处顺境,要居安思危,积极进取,才不会遭受失败或被时代淘汰。或一个人有优势,更要把握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时俱进,否则优势也会转化为劣势。
  从鲨鱼这方面也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人生道理:一个人可能条件欠缺,但奋力拼搏,创造生存条件,可以变劣势为优势,出奇制胜,成为强者。
  明白了材料所蕴含的道理后,审题的大方向就不会错了。
  (联系素材:攻坚、勤奋、磨难等)
  (练一练)
  传说古希腊岛上住着两位女妖,她们用美妙的歌声诱惑水手自动跳海而死。水手奥得赛途经该岛时,用蜡把同伴的耳朵封起来,用绳把自己绑在桅杆上,结果他差点儿挣断绳索跳海。而歌手奥匪斯过此岛时,则用他高昂的歌声压倒了女妖之歌,令船只安全过海。
  注意有些寓言材料对比双方并不都完全相反,立意可以兼双方而有之。
  
  方法二: 抓关键句法
  
  抒情评价类寓言材料中往往有一些评价议论性的句子,它是材料的“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其关键句,一般是多在材料的末尾,有的在中间。一般地讲,故事结尾处评论性的语句常常是理解材料含义的关键,对同一事件如果有不同的评论,说明材料的思维是发散的。如材料:
  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天天。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别摔在熟悉的路上。
  列表
  
  
  主体对象
  | 
  因素列举
  | 
  野兔
  | 
  太相信
  | 
  自己走过的路
  | 
  被抓
  | 
  由 虚构到现实(抓关键)
  | 
  人
  | 
  太相信
  | 
  以往的“路”
  | 
  被时代淘汰
  | 
  
  本则材料中最后两句话当是理解文意的关键,“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别摔在熟悉的路上。”思考之后就会得出这样结论:
  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要敢走新路,敢创新等⋯⋯
  (联系素材:革新、科技)
  (练一练)
  老花匠在花圃中听到自己培育的一群花儿正在热烈争论。“我会散发出阵阵幽香,人们那么喜爱我,还歌唱我。”茉莉得意地说。米兰听了连连点头称是,因为它也香气袭人。
  “你们虽然会放香,但并不好看,”牡丹不屑地说,“你看我姿色艳丽,雍容华贵,人称我是花中之王。”君子兰笑着附和道:“我也是漂亮一族,是花中仙子。”郁金香也为自己的五彩缤纷而洋洋得意。
  茉莉和米兰随即反驳:“你们好看却一点也不香,有什么稀奇?”牡丹和君子兰也反唇相讥:“你们只会以香诱人却其貌不扬,有啥了不起!”
  这时,坐在一旁的玫瑰站起来说:“你们别吵啦,都看看我,我兼有你们双方的优点,可谓色香俱佳,谁比得上?”茉莉和牡丹不禁对视了一下,异口同声地说:“你身上有刺,让人讨厌!”
  老花匠听了这番争议心想:“香花不美,美花不香,色香兼有却长刺,花儿应该怎样正确地看待他人呢?又该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呢?”
  
  方法三: 以果推因法
  
  因果类寓言材料常常都是讲述一个故事,给出故事发展的结果。所谓以果推因法是指由结果去推导原因。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我们如果从这个结果出发,去探究原因,往往可以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因此,根据故事的结果,顺藤摸瓜,层层推进,探求原因,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材料: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译文: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 “你要到哪儿去呀?” 猫头鹰说: “我准备搬到东边去。” 宽鸠问: “为什么呢?” 猫头鹰说: “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 斑鸠说: “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
  列表
  
  
  主体对象
  | 
  因素列举
  | 
  因
  | 
  果
  | 
  猫头鹰
  | 
  不能改变叫声
  | 
  迁到东边,照样讨厌
  | 
  由 虚构 到现实
  | 
  人
  | 
  不改变完善自我
  | 
  赢得社会认同
  | 
  
  材料的结果是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而原因是不能改变叫声,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得出的立意应是: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的方法;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治标不如治本。
  (联系素材:律己、基础)
  (练一练)
  山坡上有一巨树的残干,据说存在400多年了。当初它只是一株树苗,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曾被闪电击中14次,经历了无数次风霜雨雪的摧残,然而它顽强地成长为一裸大树。可是后来被树心中的一群害虫的微小却不停止的攻击摧毁了。它竟毁在一群人类可以用两个手指捏碎的小虫面前。
  
  方法四:现实类比法
  
  现实类比法就是通过联想,把寓言故事类材料的己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可把材料内容与当前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类比。借助联想,用生活、学习中的现象与材料中的事例加以比较分析,找出可类比的“点”,以此来确定中心。类比的过程也就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事及理的过程。
  如材料:
  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老鼠饿得眼冒金花,意外地掉进一口盛米半满的米缸里。这飞来的口福使老鼠喜出望外。它先警惕地望了望四周,确定没有什么危险之后,接着就是一通猛吃,吃完后倒头就睡。老鼠就这样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再吃。日子不知不觉在丰衣足食的悠闲中流逝。有时老鼠也曾为是否要跳出米缸去进行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与痛苦的抉择,但终究未能摆脱白花花大米的诱惑。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底,才突然意识到了以米缸现在的高度,自己就是想跳出去也没有这个能力了。临死之前,还幻想:“主人!你再来半缸大米该是多好啊?”这可能吗?
  可以列表:
  
  
  主体对象
  | 
  因素列举
  | 
  老鼠
  | 
  半满的米缸
  | 
  跳得出去
  | 
  吃了睡,睡了再吃
  | 
  见底的米缸
  | 
  跳不出去
  | 
  死去
  | 
  由 虚构到现实(类比)
  | 
  人(1)
  | 
  拥有年轻
  | 
  可以再学习
  | 
  不思进取
  | 
  年老体衰
  | 
  难再学习
  | 
  落伍
  | 
  
  | 
  人(2)
  | 
  拥有上代财富
  | 
  可以创业
  | 
  依赖退缩
  | 
  财富耗尽
  | 
  难有成就
  | 
  坐吃山空
  | 
  
  | 
  企业
  | 
  拥有人才
  | 
  有条件发展
  | 
  裹足不前
  | 
  人才流失
  | 
  难以维持
  | 
  关门大吉
  | 
  
  | 
  国家
  | 
  拥有文化遗产
  | 
  可以继承发扬
  | 
  不好好保护
  | 
  文化遗产损坏
  | 
  难再恢复
  | 
  千古罪人
  | 
  
  这种立意便于联系实际,提炼深刻、高远的主题,使作品富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息。
  (联系素材:革新、立志、事业、文明)
  (练一练)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可是蜗牛爬得实在太慢了,我不断地催它、唬它、责备它,它却用抱歉的目光看着我,仿佛说:“我已经尽全力了!”我又急又气,就去拉它、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反而越爬越慢了。我觉得很奇怪:上帝为什么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呢?我大声问上帝,可是天上一片安静。我想,好吧,反正上帝也不管了,我还管什么?干脆跟在后面,随蜗牛慢慢地爬去吧。咦,这时候我突然闻到了花香,原来这里是个花园。接着,我听见了鸟叫虫鸣,感到了温暖的微风,还看见了满天的星斗!为什么刚才我没有注意到这一切呢?我忽然明白了,原来上帝不是叫我牵蜗牛去散步,而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呀 !
  
  【布置作业】
  有两只蚂蚁想翻越一堵墙,到墙那边寻找食物。一只蚂蚁来到墙脚看也不看,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每当它爬到一大半时,就会由于劳累、疲倦而跌落下来。可是它不气馁,一次次跌下来,又一次次向上爬去。另一只蚂蚁观察了一下,决定绕过墙去。很快,这只蚂蚁绕过墙找到了食物,开始享用;而另一只蚂蚁还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开始。
 
出处太子头上的博客资料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