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古诗词阅读 >>

《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三)阅读《伤仲永》,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2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A.不能称前时闻   世以此定华、王优劣    B.并为其名  还扬州
  C.人不知不愠  择其善者从之    D.日中不至,则无信  自指物作诗立就。
2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C.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3.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两处,错一处就不给分)(2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4.翻译下列句子。(2*2分)
  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②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25.填空。(2分)
本文借事说理。叙事部分按照           顺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            ”。

26.请结合方仲永这一事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的认识。(2分)答:                                                         

 

 

 

答案:

21、A.
22、C.
23划分节奏(只划两处,错一处就不给分)(2分)
       
               自 是 /指 物 作 诗 /立 就
24、①同县的人对此感到十分惊奇,纷纷把他(仲永)父亲当做宾客对待;②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不能与先前的名声相当。
25、时间;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或“不使学”)。
26、天资是人成材的基本条件;天资好,再加上后天努力,就一定能成材;天资好,但后天不努力,再好的天资也会泯灭(方仲永便如此)。(或无论天资好坏都要重视后天的教育学习,方可成才。)27.酬答诗   七言律诗


    
相关资料

  《诫子书》《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揭阳市中考一模)
  《送东阳马生序》《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题)
  《伤仲永》《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上海市中考题)
  《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山东省济南市2018年中考题)
  《伤仲永》《宣城太守济阳江淹少时》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广西百色市中考)
  《诫子书》《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
  《诫子书》《伤仲永》对比阅读练习
  《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六)
  《伤仲永》ppt课件(48页)
  《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题)
  《伤仲永》ppt课件(21页)3
  《伤仲永》ppt课件(57页)
  《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伤仲永》复习学案ppt课件
  《伤仲永》表格式教案22
  《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伤仲永》ppt课件(30页)2
  《伤仲永》训练题
  《伤仲永》助读单
  《伤仲永》总复习
  《伤仲永》ppt课件(42页)
  《伤仲永》学案8
  《伤仲永》课文梳理
  《伤仲永》知识点
  《伤仲永》教学案例、感悟及评析
  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
  《伤仲永》教案21
  《伤仲永》教学设计20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