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评课稿 >>

《端午的鸭蛋》评课稿

《端午的鸭蛋》评课稿

周鹂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是经典,很多课例也跟着成了经典,好就好在一份散淡,一份从容,一份家常,还有一份纯美。是我很喜欢的一篇文章,很多老师选它来上公开课,我听过几堂名师的公开课,看过好多教学设计,各有精彩的亮点。以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可细细听来,每课都会有精彩,不过,走上讲台才半年的新教师陈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却给我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就是清新、灵性、灵动。

  首先,定位准确。这堂课将教学目标、重难点定位:品味本文平淡而有味的语言风格,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直接关注语言的本身直达作者情感的核心。定位明晰之后,陈老师带领学生品味最感兴趣的语句: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针对此处的描写,学生品析、朗读,细节描写的生活化、生动性就不言而喻了。

  其次,示范引路。在学生讨论“吃法讲究”时,陈老师进行了很好的总结、提升与示范。小小的一处描写,老师选出了四个品析的点:一处破折号,一处拟声词,两处动词,品析生动、有情趣。示范之后,老师让学生进一步从文中继续找出句子来品析,在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品出了鸭蛋的滋味,品出了作者儿时的生活情趣,更是体味到了汪曾祺先生对儿时生活的亲切怀想,对故乡的无比热爱。所以,在讲到“鸭蛋背后的故事”这个环节就水到渠成。

  第三,过渡灵动。陈老师在开始上课时就让学生读课题,让学生从课题中发现一些信息,然后就围绕着“鸭蛋”、“端午”、“端午的鸭蛋”“鸭蛋背后的故事”几个话题展开,思路清晰有新意,如剥笋一样,层层深入,直至让学生领会到汪曾祺先生写作此文的深意。

  美中不足的是课堂上朗读的时间太少,对学生还不够放手。希望陈老师今后注重先学后教,让学生有充分的预习的时间,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自己讨论的机会,相信效果会更好


    
相关资料

  《端午的鸭蛋》说课稿4
  《端午的鸭蛋》ppt课件(17页)2
  《端午的鸭蛋》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巴中市中考题)
  《端午的鸭蛋》ppt课件(20页)2
  《端午的鸭蛋》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端午的鸭蛋》ppt课件(15页)2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8篇)
  《端午的鸭蛋》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端午的鸭蛋》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端午的鸭蛋》ppt课件(24页)2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3
  《端午的鸭蛋》教案24
  《端午的鸭蛋》ppt课件(先学后教11页)
  《端午的鸭蛋》ppt课件(14页)
  《端午的鸭蛋》ppt课件(90页)
  《端午的鸭蛋》教案23(获奖)
  《端午的鸭蛋》课堂实录(获奖)
  《端午的鸭蛋》听课稿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22(图文)
  《端午的鸭蛋》表格式教案(3课时)
  《端午的鸭蛋》课堂实录4
  汪曾祺介绍资料汇编
  读《端午的鸭蛋》,赏散文“形散神不散”之特征
  电教优质课《端午的鸭蛋》ppt课件(61页)
  《端午的鸭蛋》教学模式操作卡
  《端午的鸭蛋》教学图片素材(9张)
  《端午的鸭蛋》说课稿3
  《端午的鸭蛋》校本练习
  《端午的鸭蛋》阅读练习及答案
  《端午的鸭蛋》ppt课件(30页)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