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诗词鉴赏阅读 >>

《涉江采芙蓉》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芙蓉”,即荷花。首句用给人清幽、高洁感觉的荷花,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B.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
C.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设置悬念,写故乡的妻子担心丈夫收不到寄出的芙蓉。
D. 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
E. 此诗是一首工整的五言格律诗,也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作。
15. 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内心深切的忧伤,请简要回答游子为何忧伤。
【答案】14. CE    15. ①游子远离家乡与思念的人分离;②他想回到家乡,但长路漫漫,欲归不得;③他与思念的人都深爱和思念对方,但却不能相聚。
【解析】
1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设置悬念,写故乡的妻子担心丈夫收不到寄出的芙蓉”错误,承接上面两句写思妇还在思夫,这里转换了视角,写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思念,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通过想象,在虚实结合中强化了夫妻之爱以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E项“此诗是一首工整的五言格律诗”错误,这是一首古诗,并不是律诗。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解读作品情感和分析情感的原因,考生要立足对诗句的把握和分析。从“所思在远道”可以看出游子远离家乡与思念的人分离;从“长路漫浩浩”说明了他想回到家乡,但长路漫漫,欲归不得;从“同心而离居他与思念的人都深爱和思念对方,但却不能相聚。
名篇名句默写

    
相关资料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涉江采芙蓉》《一剪梅》阅读练习及答案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36页)
  《涉江采芙蓉》教案9
  《涉江采芙蓉》《一剪梅》阅读练习及答案
  《涉江采芙蓉》理解性默写
  《涉江采芙蓉》理解性默写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30页)
  《涉江采芙蓉》pptx课件(26页)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35页)
  《涉江采芙蓉》教案8
  《涉江采芙蓉》公开课教案
  《涉江采芙蓉》pptx课件及教案(20页)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9页)
  《涉江采芙蓉》获奖教案
  《涉江采芙蓉》教案6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15页)
  《涉江采芙蓉》教学实录2
  《涉江采芙蓉》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涉江采芙蓉》阅读练习及答案(3篇)
  《涉江采芙蓉》教案5
  《涉江采芙蓉》改写
  《涉江采芙蓉》教学反思(2篇)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42页)
  《涉江采芙蓉》高效导学案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3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教案5
  《涉江采芙蓉》练习题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4
  《涉江采芙蓉》赏析(2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