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下 >>课文练习 >>

《秋兴八首(其一)》练习(2篇)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①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B.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
C.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
D.诗人在此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
2.对《秋兴八首》(其一)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点出所在地点,开门见山。此联下笔密重,用“凋伤”和“萧森”给诗的意境笼罩上了败落景象,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是对“气萧森”的悲壮景象的展开,“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塞上风云”既写景也寓时事。
C.颈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由秋天的景物触动羁旅情思。“故园心”表明了作者急于回家过一种“独善其身”安定舒适的家庭生活的愿望。
D.尾联在时序推移之中叙写秋声,关合全诗。
3.选出下列各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
A.玉露:秋天的霜露,白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B.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萧森:萧瑟阴森。
C.兼天涌:波浪滔天。塞上:指夔州的山。接地阴:风云盖地。砧:捣衣石。
D.故园,此处当指夔州。催刀尺:指赶裁冬衣。
 
4、这是《秋兴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在抒情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5、首联叙写了怎样的景物特点?有什么作用?                      
 
 
6.赏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的妙处。(
 
 
7、杜甫十分重视诗歌语言的选择,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锤炼风格,找出最后一联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并进行赏析。
 
 8、本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首联的托物起兴、颔联的象征、尾联的烘托,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请你选取其中一种来简要地分析一下情景交融的效果。(3分)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①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①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②兼天涌:波浪滔天。③接地阴:风云盖地。④催刀尺:指赶裁冬衣。⑤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附:诗歌意译】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答案】1D.(“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不当,应为“故园之思被孤舟系在了江边”)
 2C(“故园心”兼有故国之思、家国之痛之意。)
  3D
4、寄寓了诗人悲秋之情、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在抒情方法上采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5、答: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落寞、郁闷的感情基调。
6、答案: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或对偶)(1),营造了孤寂萧瑟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1)
7、“催”与“急”字。(1分)秋已深,“催”字写家家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急”字写捣洗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1分)这两个字形象地写出诗人寄寓他乡的飘零之感与浓重的家国之思,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2
8、答:示例一:首联的托物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1分)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2分)
 示例二:颔联的象征:以骇浪滔天,(1分)暗寓了国家时局动荡和作者心潮翻卷;(2分)
 示例三:颔联的象征:以阴云盖地,(1分)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2分)
 示例四:尾联的烘托:以秋风、捣衣声(1分),烘托含辛茹苦的游子无家可归的惆怅和凄凉。(2分)
 

相关资料

  《鸿门宴》练习题
  《红楼梦》整本书单元测试卷
  《阿房宫赋》限时训练
  《齐桓晋文之事》基础过关练习
  《庖丁解牛》巩固练习
  《庖丁解牛》同步练习2
  《答司马谏议书》知识点梳理练习
  《逻辑的力量》同步训练
  《大学之道》基础练习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文知识梳理
  《师说》文言文知识梳理
  《客至》检测练习题
  《过秦论》文言文知识梳理
  《劝学》文言文知识梳理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梳理
  《琵琶行并序》文言文知识梳理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知识梳理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梳理2
  《兰亭集序》文言文知识梳理2
  《孔雀东南飞》并序文言文知识梳理2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梳理2
  《谏逐客书》练习试题
  《登岳阳楼》习题训练
  《鸿门宴》 基础练习题
  《哈姆莱特(节选)》课堂检测练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导读及练习
  部编版高一下课内文言文习题检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背诵篇目情景默写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理解性默写
  《秋兴八首(其一)》讲学稿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29页)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32页)
   《秋兴八首(其一)》课后练习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