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现代文阅读 >>

《驱遣我们的想象》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如果不识文字,那自然不必说了。即使识了文字,如果仅能按照字面解释,也接触不到作者的所见所感。王维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两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家认为佳句。如果单就字面解释,大漠上一缕孤烟是笔直的,长河背后一轮落日是圆圆的,这有什么意思呢?或者再提出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假使起了风,烟不就曲折了吗?落日固然是圆的,难道朝阳就不圆吗?这样地提问,似乎是在研究,在考察,可是也领会不到这两句诗的意思。要领会这两句诗,得睁开眼睛来看。看到的只是十个文字呀。不错,我该说得清楚一点儿: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这幅图画简单得很,景物只选四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见得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并不是说唯有落日”,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一个”,一个”,在图画方面说起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构成通体的一致。
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读者也许是到过北方的,本来觉得北方的景物旷远、荒凉、静寂,使人怅然凝望。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宛如听一个朋友说着自己也正要说的话,这是一种愉快。读者也许不曾到过北方,不知道北方的景物是怎样的。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并且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5.阅读选文,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
 
 

6.这两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7.怎样理解画线句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的含义?
 
 
答案:
5.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含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没有驱遣想象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从而得出了结论:无论是到过北方还是没有到过北方的读者,驱遣着想象来读诗,都能得到审美的愉快,如果只死盯着文字,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
6.作者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自然得出了鉴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的结论。
7.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驱遣想象还原描述的形象,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相关资料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反思3
  《驱遣我们的想象》说课稿
  《驱遣我们的想象》mp3音频朗读
  《驱遣我们的想象》思维导图(5张)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反思2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5
  《驱遣我们的想象》课堂实录
  毕飞宇《听,阅读的新姿势》阅读练习及答案
  《驱遣我们的想象》同步练习2
  《驱遣我们的想象》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题)
  《驱遣我们的想象》pptx课件(13页)
  《驱遣我们的想象》pptx课件(31页)
  叶圣陶《驱遣我们的想象》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
  《驱遣我们的想象》知识点
  《驱遣我们的想象》ppt课件(16页)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4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反思
  《驱遣我们的想象》pptx课件(24页)
  《驱遣我们的想象》ppt课件(32页)
  《驱遣我们的想象》测试练习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3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2
  《驱遣我们的想象》同步练习
  《驱遣我们的想象》导学案2
  《驱遣我们的想象》检测试卷
  《驱遣我们的想象》练习题
  《驱遣我们的想象》课文原文阅读
  《驱遣我们的想象》ppt课件3
  《驱遣我们的想象》ppt课件2
  《驱遣我们的想象》导学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