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第10~14
题。
2005
年10
月12
日黎明出征,17
日黎明返回——
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从黎明到黎明的神舟5
日之行,
留下了一个个经典瞬间。
经典瞬间二
灰白色的低云层层叠叠,
零号指挥员的倒计时口令回响在空旷的发射场上。12
日9
时整,
轰鸣声中,
托举着“
神舟六号”
飞船的“
长征二号F”
型运载火箭喷着金黄的尾焰,
稳稳地离开了发射台。几秒钟后,
火箭破云而入,
随即消失在云层里。第一次安装在火箭上的摄像头,
把火箭的一路飞行画面实时传送到飞控中心的屏幕上。“
助推器分离成功!”“
一、二级分离成功!”
随着火箭的每一个完美动作,
掌声骤起,
人们大声叫好。583
秒后,
船箭分离,
飞船入轨。两度金秋,
两度飞天。继杨利伟之后,
两位中国人再次叩启了苍穹。
…………
经典瞬间五
没有什么词语比“
飘”
和“
游”
更能准确地描述航天员在太空中的运动状态了。13
日14
时25
分,
费俊龙从座椅上起身,
拉着扶手、助力绳,
头先脚后地进入轨道舱,
随后回到返回舱,
聂海胜则从轨道舱到返回舱进行了两次类似的动作。以鱼儿在水中轻轻游动般的姿势,
航天员顺利完成了3
次穿舱试验。
飞船系统顾问郑松辉说:“
试验表明,
航天员的活动对飞船姿态影响很小,
飞船可保持正常飞行,
不需纠正飞船姿态。”
而从12
日航天员第一次进入轨道舱起,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的国家。
…………
经典瞬间九
17
日凌晨,
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牧场的主着陆场星光灿烂。这是一段令人焦急的时光,
飞船在航行了325
万公里之后,
正沿着既定的返回轨迹,
飞向祖国的怀抱。
4
时08
分,
喀什测控站发现目标,
飞船飞入祖国上空。一朵“
彩云”
出现在广阔的草原上,
在1 200
平方米的主降落伞牵引下,
飞船缓缓向预定着陆点飘落。飞船距离地面1
米时,
反推发动机精确点火。返回舱的速度由8
米每秒迅速下降到1
米每秒,
如同一片羽毛,轻轻地落在草原上。4
时33
分,
飞船返回舱着陆,
航天员报告身体感觉良好。
北京飞行控制中心里掌声四起。费俊龙的父亲费长宝由衷地赞叹:“
祖国真伟大!”5
时38
分,
身着航天服的费俊龙自主出舱,
聂海胜随后走出,
挥动鲜花向搜救人员致意,
欢呼声惊醒了草原的黎明。
这一刻,
距离“
神舟六号”
发射115
个小时又32
分钟,
距杨利伟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顺利返回两年又22
个小时,
距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13
年又26
天。
< align=right>(
新华社记者 曹智 白瑞雪 黄明 李宣良)
10.
根据文章内容,
为文中的三个“
经典瞬间”
各起一个四个字的小标题。(
答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经典瞬间二:
;
经典瞬间五:
;
经典瞬间九:
。
11.
通过“
经典瞬间二”,
你了解到多少有关“‘
长征二号F’
型运载火箭”
的知识?
12.
阅读“
经典瞬间九”,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神舟六号”
飞船到达着陆场上空后从打开降落伞到落地的全过程。提示:
短语之间用“→”
连接。
13.
结合上下文,
模仿下面的示例,说出文中画线的比喻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示例 “
一朵‘彩云’出现在广阔的草原上”,
形象地表现了降落伞的形状和色彩,
同时也表达了人们看到飞船时的喜悦之情。
14.
假如你在着陆现场,
请代表你的同学拟一条赞颂我国航天事业或航天英雄的标语。要求:内容深刻,语言精练。
答案:
10.直刺九天 穿舱试验 神舟回家(意思对且字数符合要求即可)
11.飞船位于火箭的顶部。火箭共有三级,还有一个助推器,在飞行中能逐步自动分离。火箭上装有摄像头,能实时向控制中心传送飞行画面。
12.(在主降落伞牵引下)飘向着陆点→反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着陆→宇航员出舱
13.“如同一片羽毛,轻轻地落在草原上”,生动地表现了飞船降落时的轻盈,间接表现了反推发动机的效果,表达了人们的赞叹之情。
1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