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教学反思 >>

部编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反思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反思 

基本设计:以“诗”字入手,让学生明白“诗言志”;切入到《观沧海》,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这首诗“言”的是曹操的什么“志”;然后再朗读诗歌,从读准字音到把握情感渐次进入分析;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了解诗中体现的曹操情感包括统一天下、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也包括面对无边无际的空间和无始无终的时间而产生的渺小之感,当然更要让学生体会到,曹操虽然感受到这种人生的短暂和人的渺小,但正视现实,敢于向超出人力的威压挑战的勇气,感受曹操的昂扬奋发和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在此基础上,用一节课时间引导学生去自读《次北固山下》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前文用“你如何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之情”问题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后文则用“作者是如何抓住早春的特征来写钱塘湖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阅读思考;第三课时则比较阅读《天净沙•秋思》,先让学生去阅读思考诗歌表达的是什么思想,从文本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总体上,引导学生理解“诗言志”,学会从文本中寻找理由支撑自己观点,训练学生的语感,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课基本上都是按照设计的思路进行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有不少亮点可值得借鉴。如在把握《观沧海》情感时,学生在回答“为何你要这样读”时,提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让人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和人的渺小,而这本是我以为需要自己去提示的地方。再如在讲《秋思》一诗时,学生也能抓住“枯”“老”“昏”“西风”“瘦”等词语,点出本文最主要的情感是思乡,也有学生指出“小桥流水人家”富有诗情画意,但在这里可以与其他景物联在一起,以家的感觉勾起作者的思乡之情,确有独到之见。诗歌少不了朗读,学生在充分体会了作者的情感后,能够有感情地配乐诵读。

自己对这几堂课感觉比较满意的地方有:一是在开始时把这四首诗的阅读放在如何去读古诗的背景下去读,不为教诗而教;二是能够结合曹操的背景加深学生对曹操在《观沧海》中的豪迈之情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强调;三是结合刘勰、钟嵘、王夫之等人的评价来引出“苍凉慷慨、建安风骨”的特点;四是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能够进行比较阅读,并引用钱钟书的“盖生离死别,契合伤逝怀远,皆于黄昏时分,触绪纷来,所谓最难消遣”来引导学生理解文中选择黄昏这个时间的原因,有助于对课文更深入地理解;五是学生学习气氛比较浓,课堂思维活跃。

    
相关资料

  部编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预习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pptx课件(57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7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表格式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教案(2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知识重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二)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衔接同步讲义pptx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教案6
  部编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57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pptx课件(7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5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28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教师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8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pptx课件(4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pptx课件(6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7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练习
  部编版语文人教版七年上册第一单元古诗词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3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6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4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原文及译文及赏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教案5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23页)2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2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字词小测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