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湖北省 >>

湖北省2022届高三五月联合测评语文试卷

2022届高三五月联合测评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一个有生命的躯体是由骨、肉、筋、血构成的。“骨”是生物体最基本的间架,由于骨,一个生物体才能站立起来和行动。附在骨上的筋是一切动作的主持者,筋是我们运动感的源泉。敷在骨筋外面的肉,包裹着它们而使一个生命体有了形象。流贯在筋肉中的血液营养着、滋润着全部形体。有了骨、筋、肉、血,一个生命体诞生了。 
中国古代的书家要想使“字”也表现生命,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就须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一个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使我们从情感和想象里体会到客体形象里的骨、筋、肉、血,就像音乐和建筑也能通过诉之于我们情感及身体直感的形象来启示人类的生活内容和意义。 
许慎《说文》序解释文字的定义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孽乳而浸多也。”文和字是对待的:单体的字,像水木,是“文”;复体的字,像江河杞柳,是“字”,是由“形声相益孽乳而浸多”来的。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由于中国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二是中国人用的笔。 
写字在古代正确的称呼是“书”。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用抽象的点画表出“物象之本”,这也就是说物象中的“文”,就是交织在一个物象里或物象和物象的相互关系里的条理:长短、大小、疏密、朝揖、应接、向背、穿插等等的规律和结构。而这个被把握到的“文”,同时又反映着人对它们的情感反应。这种“因情生文,因文见情”的字就升华到艺术境界,具有艺术价值而成为美学的对象了。 
第二个主要因素是笔。书(繁体作“書”)字从聿,“聿”就是笔,篆文,像手把笔,笔杆下扎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湖北省2022届五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2022年湖北省高三(4月)调研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22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十一校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八市2022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七市(州)2022届高三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三2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收心卷语文试题
  湖北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2022届高三元月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年元月高三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新高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巩固卷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2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2022届新高考高三核心素养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公安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质检考试语文试题
  2022届湖北省十一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2022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
  湖北省六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四地七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卷
  湖北省孝感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2021年湖北省期中联考高三语文试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湖北省百校2022届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京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宜昌市2022届高三10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黄冈市2022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