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7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维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文句,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写景的艺术与构思的方法。
    3.培养诵读和品味文言文精巧语言的能力。
    4.培养鉴赏优秀古代散文的习惯与技能。
    5.正确评价课文中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方法:
    1.初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了解文章描写的主要内容。
    2.反复诵读,然后分析作者选取景物的角度,所写景物的特点。
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品读、鉴赏课文描写寒山月夜景色和想象与友人一同欣赏春景的情景的文段,是学习的重点;体会作者的写作背景,是学习的难点。
    二、解决办法
通过诵读、揣摩语句和课堂讨论来解决、消化重点、难点。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本课是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诵读课文并背诵第二、三段。此外,文句的翻译、评析及对作者情感的把握,都要求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来完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1.导入课文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赞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对盛唐田园诗人王维诗作的高度评价,大家回顾一下学过的作品,哪些最能体现这一艺术特点的——
这是他的诗作,那么他的文章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这篇书信体的散文来领略这一艺术风格。
    2.解题
(1)解题【山中】点明地点。【秀才】是唐代对中进士者的一种通称。【裴迪】王维友人,曾任蜀州刺史,曾是辋川别业的常客,也是王维寄情山水的同道。【书】点明了体裁。
(2)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盛唐诗人。官至尚书右丞。擅长诗与画,兼通音乐,并能使诸艺互通,尤以描绘山水田园的诗歌著称,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的山水诗,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也有一些是反映边塞和送别的诗作,如《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中兄弟》。作品有《王右丞集》。
    (3)简介背景。
王维后半生,无心仕途,常往来于长安和蓝田县的辋川别业之间,亦官亦隐,常与裴迪等诗酒唱和,诵读佛经。此信即写于他从长安回到辋川别业的某个时候。
3、检查大家预习的情况
4、初步感知
(1) 大家平时也有给朋友写信,那一般会写什么内容呢?——那本文是不是也写这样的内容?——那是写了什么内容? 
(2) 文中有一个词浓缩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本文的“文眼”,你认为是哪个词?
     提示:A、“可过 ”  B、“相烦”    C、 “深趣”  D、“相邀”
5、重点分析
(1)文中用哪些段落来写景?那第一段写了什么呢?
(2)朗读课文,将文中描绘自然风光的两处文字找出来,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说说
这两段文字给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请用准确的词语为这两幅图命名。
(学生体会,锻炼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教师明确、板书)
            明月
                         山的轮廓
                         水的波影
第二段:寒山月夜图:     灯火的明灭    寂静清幽
犬声         
夜舂声
深趣  (白描)                    疏钟声
                               草木
                               鲦鱼 
第三段:山村春色图     白鸥         明丽欢快
                     露水
                     麦陇
                     朝雊
(4)作为一封书信,为什么把主要篇幅放在景物描写上?
明确:A、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美景和美好生活的欣赏。
B、暗含对朋友的邀请。
C、也表现了作者期望闲适山水中、追求田园生活的心理。
(5)从文中那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维不愿独享“终南美景”,而热情邀请裴迪同游,这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第一段:写独游的索然无味。
第二段:往昔携手赋诗,快乐同游。
第三段:热情邀请--“倘能与我同游乎?”
全文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款款深情。
6、深入探讨
  (1)本文议论抒情的句子与描绘美景的句子在句式上有何不同,说说这样的句式在此文中有何艺术效果?
明确:本文句式骈散结合。写景多用四言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抒情议论,多用散句,信笔抒写,或直抒胸臆,或点明主旨,轻灵自由。
例子1:首段及“斯之不远,倘能……山中人王维白。”都是散句。 
例子2:“北涉玄灞,清月映廓。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 和“当待山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都是骈句。
(2)准确用词:
分析:A、蔓--蔓延。表现了春回大地,草木茂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B、“轻鯈”又称白鲦,一种银色小鱼,游动轻捷。能否把“轻鯈”改成 “白鯈”,为什么?
C、“矫”能否换为“举”或“展”,为什么?
(3)学习之后,大家有何疑问,请提出来,我们一起来探讨。
    7.课文小结
8.布置练习及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三、四。
3. 请你写一段描绘风景的文字,要求在这段文字中准确、自然地引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的一两个写景句子。
4. 完成练习题。


    
相关资料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作业练习
  《答谢中书书》《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阅读练习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10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ppt课件9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ppt课件(27页)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ppt课件7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9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ppt课件6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ppt课件5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同步练习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反思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备课资料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游褒禅山记》教案及练习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阅读练习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检测练习题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诗词鉴赏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春景诗歌改写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8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实录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游褒禅山记》教案及练习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6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5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4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及练习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ppt课件4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原文和译文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mp3音频朗读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