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鱼我所欲也》教学实录

1、情感交流:


师:大家平时的语文课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课文呀?

生:述说各自想法。多数同学喜欢学习小说。

师:大家都说喜欢读小说,同学们常常被小说中生动的形象、动人的情节所吸引。那么小说和文言文相比你喜欢文言文吗?

生:不喜欢。

师:大家不喜欢文言文,觉得它是枯燥无味的,但大家是否想过我们现在如此丰富的语言来自于哪吗?     (教学拓展:介绍中国的渊源文化历史   点评:看似毫无关系的内容被老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达到兴趣的引导)


2、导入新课:


师:现在是个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发生许多事:珠穆朗玛峰新高度值的测定;神州六号的发射成功     (教学拓展:介绍人类发展宇航事业的历史,重点介绍:人类有记载第一个尝试用火箭飞天的人是中国明代的万户。美国火箭专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提到,“约14世纪晚期,有一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上面,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火箭,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不幸的是,火箭发生爆炸,万户为此献出了生命。在原苏联、德国、英国等国的火箭专家的一些著作中,也提到了这件事。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师:由此可见,人们对理想、事业的执着追求,甚至不惜舍弃生命,这种对宇航事业的忠诚,就是“舍生取义”的精神,这种行为自古有之。(点评:看似简单的导课环节,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语文兴趣的激发、语文情感的熏陶以及教学重点的明确)


3、授课过程:


(1)学生初读课文。(学生自读)


师:大家出声读,然后说说自己觉得哪儿有问题,哪些字读不准将它们写到黑板上。(学生配合老师完成字词教学,全班同学共同将字词障碍扫除)


(2)学生再读课文。(指名朗读)


由几名同学进行朗读。师:同学们当着这么多的老师,读着初四的课文,这种战胜自己的勇气就是他们这节课上最大的收获。(老师适时点拨,同学对课文做到熟练准确地朗读。)


(3)全班齐读。教师提出背诵课文的要求。(面对同学们的畏难情绪教师鼓励: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初一时背诵整本《孟子》,数学家苏步青教授13岁就能背诵下来《左传》)


(4)同学合作诵读。(两人一组完成,注意诵读的准确性)师:大家读懂课文了吗?如果给这篇课文拟个题目什么最合适?生:(齐答)舍生取义


(5)讲读结合。教师读完一句,学生进行口译课文,完成对课文的串讲。教师对于重要的字词进行讲解。进一步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


(6)迁移训练:进一步理解全文论述的观点及其认识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


内容简介:《悲壮的两小时》介绍了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失事丧生前的感人事迹。称1967年苏联“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后,发现无法打开降落伞以减慢飞船速度,将在2小时后坠毁。此刻全国的电视观众都在收看宇宙飞船的返航实况,科马洛夫在其生命的最后2个小时,当着全国观众的面向领导汇报工作,接受国家领导人授予的苏联英雄称号,并向老母、妻子、女儿一一交代后事,遗言相当动人。(此文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中学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的课文)


 


全文如下:                  悲壮的两小时 


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弗拉迪米尔·科马洛夫,1967年8月23日一个人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完成了任务后,胜利返航。此刻全国的电视都在直播宇宙飞船返航情况。但是当飞船返回大气层后,需要打开降落伞减慢飞船速度时,科马洛夫突然发现怎么也打不开降落伞。地面指挥中心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救助措施帮助排除故障,但都无济于事。

指挥中心马上向中央请示,中央同意向全国公民公布实况。当时最著名的播音员以沉重的语调宣布:联盟一号宇宙飞船由于无法排除故障,不能减速,两个小时后将在着陆基地附近坠毁,我们将目睹民族英雄科马洛夫遇难。

指挥中心把科马洛夫的亲人请到指挥台。指挥中心首长与科马洛夫通话:“科马洛夫同志,看见你的亲人了吗?请和他们讲话。”科马洛夫显得很激动,但他还是控制住自己说:“首长,属于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想先把这次飞行探险情况向您报告,这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首长哽咽着说:“谢谢你,录音机已经准备好了,请讲吧。”科马洛夫开始了急促坦然的讲述。由于关系到国家机密,指挥中心暂时关掉了电视直播的录音传递。

科马洛夫的生命在分分秒秒中消逝,但他却目光泰然,态度从容。汇报整整用了70分钟。科马洛夫汇报完了,国家领导人第一个接过话筒:“尊敬的弗拉迪米尔.科马洛夫同志,我代表最高苏维埃向你宣布──你是苏联的英雄,人民的好儿子!人民永远怀念你,广袤的太空永远记住你!你是人民的骄傲!科马洛夫同志,你还有什么要求请告诉我,我会帮你解决的。”

科马洛夫眼含泪:“谢谢!谢谢最高苏维埃授予我这个光荣称号!我是一名宇航员,为宇航事业献身是神圣的,我无怨无悔!”

领导人把话筒递给科马洛夫的老母亲。母亲的心像刀扎似的疼痛:“儿子,我的儿子,你……”她不知道先说什么好。科马洛夫脸上露上出了笑容,“妈,你的图像我在这里看得非常清楚,每一根白发都能看清,您能看清我吗?”

“能。看得很清,儿啊,妈妈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老太太把话筒交给科马洛夫的妻子。科马洛夫给妻子送了一个调皮而又深情的飞吻。妻子抱着话筒刚说“亲爱的,我好想你”,就泪如雨下,再也说不出话来。

科马洛夫稳定了一下情绪,然后脱下宇航服,又拿出一支金笔对妻子说:“亲爱的,这支金笔随我飞入太空,是我珍贵的东西,我用宇航服把它包好,待会儿的大爆炸,不会对它造成损伤的。请你把它转赠给你未来的丈夫,我会在天堂里祝你们幸福。”

科马洛夫的女儿接过话筒:“爸爸!我的好爸爸!”孩子泣不成声。看到12岁的女儿,科马洛夫的眼睛里飘过一层阴云:“女儿你不要哭。”

“我不哭,爸爸。你是苏联英雄,我只想告诉您,英雄的女儿,是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

坚强的科马洛夫禁不住落泪了:“好孩子,记住这一天,以后每年的这个日子,到坟前献一束花,和爸爸谈学习情况。好女儿,爸爸就要走了,告诉爸爸你长大了干什么?”

“像爸爸一样,当宇航员!”

科马洛夫又一次落泪了,“你真好,可我要告诉你,也告诉全国的小朋友,请你们学习时,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和每一个标点符号。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这场悲剧,也可以叫作对一个小数点的疏忽。同学们,记住它吧!”

科马洛夫看了看表还有7分钟。他毅然地和女儿挥挥手,面向全国电视观众,“请允许我在这茫茫太空中与你们告别……再见了!”

轰隆──

整个苏联一片寂静。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向着飞船坠毁的方向默默地哀悼……■

  【简评】这是一篇令人回肠荡气的好文章。文章记叙的是前苏联宇航员为宇航事业献身前夕的悲壮场面。场面虽简单,但氛围壮烈,撕人心肺。读完全文,给我们感触最深的恐怕不只是生死离别前的母子对话、夫妇诉情、父女洒泪等镜头,我要说,最为震撼人心的是科马洛夫告诉全国小朋友的一段话:“全国的小朋友,请你们学习时,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和每一个标点符号。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这场悲剧,也可以叫作对一个小数点的疏忽。同学们,记住它吧!”请注意,这就是文章的重要“主柱”之一。这一场悲剧的责任已非常明确,科马洛夫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指天骂地,他有的是“无怨无悔!”有的是对全国小朋友的谆谆忠告!悲剧的发生已不可避免,但血的教训应引起人们的警醒。这里的“主柱”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试想一想,如果删除这一“主柱”,文章主题和中心难道不受到削弱和影响吗?这一“主柱”既揭示了“悲剧”发生的原因,又表现了科马洛夫面对悲剧的人生态度。有了这一“主柱”,文题“悲壮的两小时“就更加鲜明地突出出来了。“船毁人亡”,是悲惨的;面对悲剧,镇定自若、谆谆忠告,这又是壮烈的。悲哉!科马洛夫;壮哉!科马洛夫。 


 


对照这样的课堂教学,反思我们的教学,引起我们的几点思考:

1、教学理念的滞后与教学理论知识的匮乏,直接影响制约着教师们的教学实践。长期以来教师往往更多关注的是考试会考些什么,我该如何将这些内容让学生记住。而忽略考试考这些内容的理由是什么,这些理由中又蕴涵着哪些能力的体现,在教学中如何让死的知识生成活的能力教师缺乏深刻的思考。因此造成了许多老师课堂教学的盲目性与低效性。

2、个别教师的敬业精神不够。主要表现在:对于教学资源的挖掘不到位、课前的准备不充分,甚至基本的教学环节都不完整。理化课老师连基本的演示实验都不给做,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在口述实验,而学生则在课下死记硬背实验,导致学生对于实验仪器的构造及其使用的陌生,如本次期中监控初四物理试卷第27题。这是一道验电器联系实际应用的实验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仪器构造的使用,由于学生对于“绝缘体”“导体”这样基本的物理概念认识不清,使得很多同学此题回答出现错误。

3、学校教学常规要求不明确,督促检查不到位。尤其是在课前集备和课后辅导方面存在问题较大。许多学校比较重视课堂教学,往往以公开的听评课、教学竞赛等多种活动方式督促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但这种检查对于教学的真正触动并不大,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在完成教学实际工作中的诸多问题。如很多学校推行的二次备课思路,许多教师的教案是以应付检查的心态来完成的,教案内容不够详实,课的设计思路不清,尤其是对于教法的思考几乎没有,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没有精选的典型习题与练习的安排等诸多问题存在。


    
相关资料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
  《鱼我所欲也》《文天祥千秋祭》 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佛山市禅城区中考一模)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广州市中考一模)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燕山地区中考一模)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一模)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延庆区中考一模)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一模)
  《鱼我所欲也》复习课ppt课件(35页)
  统编版九下《鱼我所欲也》音频朗读2
  统编版九下《鱼我所欲也》音频朗读
  《鱼我所欲也》《睽车志》阅读练习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思维导图(11张)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鱼我所欲也》情景式默写
  《鱼我所欲也》《荀巨伯与友重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题)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七)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
  《鱼我所欲也》《孟子见梁惠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题)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2
  《鱼我所欲也》《梁书·徐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过零丁洋》《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延庆零模)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六)
  《鱼我所欲也》练习课ppt课件(13页)
  《鱼我所欲也》复习知识点
  《鱼我所欲也》pptx课件(73页)
  《鱼我所欲也》pptx课件(58页)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4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课文知识点梳理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