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文言文阅读 >>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10.(17分)文言类。
鱼我所欲也
《孟子》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得之/则生
B.呼尔/而与之
C.行道之人/弗受
D.此之谓失/其本心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为身死而不受  (乡邻)
B.死亦我所  (讨厌,憎恨)
C.所欲有甚生者 (在)
D.所识穷乏者我与(获得)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B.选文开头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用当时难得的食物(鱼与熊掌)设喻和类比,举例浅近,说理深刻。
C.选文②段中“行道之人”“乞人”不愿受侮辱去得到那点饮食来活命,这是从反面举例诠释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D.选文②段中分析了“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三个原因,其中“宫室之美”指国家方面,“妻妾之奉”指自家方面。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5)通读选文,谈谈对“本心”的理解和如何守住“本心”。
 
 
 
 
【分析】参考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解答】(1)本题考查朗读节奏划分。
ABC.正确;
D.有误,句意为: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朗读节奏为:此之谓/失其本心。
故选:D。
(2)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
A.有误,句意为: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乡:同“向”,先前、从前;
B.正确;
C.有误,句意为: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于:比;
D.有误,句意为: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得:同“德”,感激;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内容的理解。
A.有误,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
B.正确;
C.有误,这是从正面举例诠释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D.有误,都是指自家方面。
故选:B。
(4)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重点字词:非独,不仅;是,这样的;心,思想。句意: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②重点字词: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辩,同“辨”意为辨别。何加,有什么益处。何,介词结构,后置。句意: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5)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本心”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其内核分别为仁、义、礼、智。在本章中侧重指羞恶之心。孟子认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贤者能勿丧耳”。因为人只有拥有“义”,才能分清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万种”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也就是心)。
答案:
(1)D
(2)B
(3)B
(4)①不仅贤明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不过是贤明的人能够保有本心不丧失罢了。
②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5)“本心”在本文是指羞恶之心,孟子认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贤者能勿丧耳”。因为人只有拥有“义”,才能分清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万种”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也就是本心)。
【点评】“之”的用法:
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⑥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出处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资料
1 湖南省娄底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3 名句名篇默写(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4 口语交际和图表信息提取(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5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6 谭嗣同《晨登衡岳祝融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7 实用文本阅读(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8 叶朗《和青年学子谈读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9 尚书华《老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10 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
11 字音字形(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12 词语、成语的运用(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13 病句(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14 名著阅读(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15 标点符号(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16 语法知识(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相关资料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
  《鱼我所欲也》《文天祥千秋祭》 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佛山市禅城区中考一模)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广州市中考一模)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燕山地区中考一模)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一模)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延庆区中考一模)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一模)
  《鱼我所欲也》复习课ppt课件(35页)
  统编版九下《鱼我所欲也》音频朗读2
  统编版九下《鱼我所欲也》音频朗读
  《鱼我所欲也》《睽车志》阅读练习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思维导图(11张)
  《鱼我所欲也》情景式默写
  《鱼我所欲也》《荀巨伯与友重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题)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七)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
  《鱼我所欲也》《孟子见梁惠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题)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2
  《鱼我所欲也》《梁书·徐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过零丁洋》《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延庆零模)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六)
  《鱼我所欲也》练习课ppt课件(13页)
  《鱼我所欲也》复习知识点
  《鱼我所欲也》pptx课件(73页)
  《鱼我所欲也》pptx课件(58页)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4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课文知识点梳理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