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4—17题。(12分)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 
  (2)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4)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   
  15.翻译下面句子。(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分)
  译: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分)
  译:                          
  16.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2分)
                         
  17.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种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案: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4—17题。(12分)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 得:同“德”,感恩、感激 ②指人固有的羞恶之心
 ③假如,即使    ④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15.翻译下面句子。
①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②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优厚的棒禄的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16.作者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一一舍生取义。
  17. 示例:作者肯定的是舍生取义的人。现实生活中,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人会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而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会遭到人们的睡弃(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