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延庆区中考一模)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共7分)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align=right>(选自《孟子译注》)
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人皆有之         皆大欢喜         有口皆碑         妇孺皆知
B.舍生取义         生死关头         自力更生         生龙活虎
C.官室之美         人之所欲         置之度外         君子之交
D.得我而为之     哭笑不得         悠然自得         得道多助
1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理解∶孟子认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人人也都有为善之举,贤者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他们能够保有善良的品性,而没有丢失它们。
【乙】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齿!
翻译∶(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理解∶孟子认为'万钟'是优厚的俸禄,得到它的前提是要分辨其是否合乎礼义。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得到了优厚俸禄,这样的做法对自己是没有好处的。
12.  请你结合上文和下面材料,在后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
  材料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菜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震性公廉,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取材于范晔《后汉书·杨震传》)
人要坚守本心,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行道之人'和'乞人'在生死关头选择'弗受'和'不屑',是因为他们
'                               ';杨震在途经昌邑时断然拒绝了王密送来的黄金,是因为他'                    '(两字词语)。孟子赞扬的'行道之人''乞人'和杨震,他们具有的共同品质是___
 
 
答案:
(三)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问题(共 7 分)
10.(2 分)D
11.(2 分)【乙】
12.(2 分)①“舍生而取义”,或“所欲有甚于生”,或“所恶有甚于死”
②“公廉”,或“清白”
③重义轻利(意思对即可) 三 、 名 著 阅 读 ( 共 5 分 ) 13.(5 分)答案示例: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读书的时候不要固执一点,而是可以前后贯通、了解大意。比如阅读《西游记》时,我没有咬文嚼字阅读书中描写、诗词,而是前后贯通的读了石猴出世、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情节,了解了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路斩妖除魔西天取经的过程。
评分标准:句意理解准确 2 分,结合名著内容表述准确 2 分,语言 1 分。不足 80 字扣 1 分。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