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下(初二下) >>课文练习 >>

《桥之美》阅读练习(2014年泰安市中考题)

阅读《桥之美》节选的文字,完成18- 21题。
    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因桥上桥下,往返行人,各样船只,必然展现生动活泼的场面,两岸街头浓厚的生活情调也被桥相连而成浓缩的画图。矛盾的发展捉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难怪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经常碰见桥。极目一片庄稼地,有些单调,小径尽头忽然出现一座小桥,桥下小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 孩子们寻找热闹。高山峡谷间,凭铁索桥、竹索桥交通。我画过西藏、西双版纳及四川等地不少索桥,人道索桥险,画家们眼里的索桥却是一道线,一道富有弹性的线!一道孤立的线很难说有什么生命力,是险峻的环境孕育了桥之生命,是山岩、树丛反激流的多种多样的线的衬托,才使索桥获得了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
18.下列诗句与画线句子描写的意境最为相近的一项是(    )
  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B.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D.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9.加点句子运用说明方法的效果是什么?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郑重而严肃地写出了孩子们喜欢热闹的特点。
  B.亲切而生动地写出了画家们画桥的爱好。
  C.委婉而巧妙 地写出了田野的静。
  D.明白而筒洁地写出了桥的美。
20.文末“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指的是什么?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道富有弹性的线。    B.一道孤立的线。
  c.山岩树丛及急流。    D.险峻的环境。
2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目的是为了表现桥之美。
  B.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的桥重叠交错,构成了丰富的画面。
  C.画家们寻找到的不仅仅是桥,更是心灵的安静。
  D.索桥在普通人眼里是“险”,但在画家们的眼里是具有生命力的美。
四、18.B 19.B 20.A 21.D
 

    
相关资料

  《桥之美》ppt课件(63页)
  叹为观止!中国最高的20座桥
  《桥之美》ppt课件(27页)
  《桥之美》ppt课件(31页)
  《桥之美》教案16
  《桥之美》ppt课件(24页)2
  《桥之美》教案与作业设计(含答案)
  《桥之美》ppt课件(26页)
  美学常识介绍
  《桥之美》导学案4
  《桥之美》教案15
  《桥之美》ppt课件(51页)
  《桥之美》ppt课件(17页)
  《桥之美》表格式教案3
  《桥之美》ppt课件(45页)
  《桥之美》ppt课件(33页)
  《桥之美》高效课堂教学案
  图文素材:断桥与放生桥
  《桥之美》预习学案
  《桥之美》导学稿
  《桥之美》说课稿2
  《桥之美》pptx课件(30页)
  《桥之美》同步练习3
  《桥之美》ppt课件(28页)2
  《桥之美》表格式教案2
  《桥之美》表格式教案
  《桥之美》导学案2
  《桥之美》阅读练习(2013年日照市中考题)
  《桥之美》教学设计14
  《桥之美》教学案例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