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扬州慢》知识点讲解

扬州慢
学习目标
   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2、体味忧国伤时的情感及“清冷”的意境。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关于词
词又叫诗余,长短句。从长短看,可分小令、中调、长调。一般认为,58字以下为小令,90字以上为长调。从风格看,宋词可分两派:婉约派、豪放派。宋代是诗歌全盛时期。词的平仄押韵稍异于诗歌,因词牌不同,词的平仄押韵都不同。词牌是曲谱名称,所以填词是要服从乐律的需要的。
《扬州慢》,既是词调(词牌),又是题目,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以后此词只被用作词谱,就与词的内容无关了。慢,慢调,词曲的一种格调,因曲调舒缓而得名。
作者介绍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少年时期生活在湘、鄂间,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这对他在诗词艺术的发展上颇有影响。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善书法,精音乐,在词坛上属婉约派。他主张严谨的格律和章法,反对油腔滑调,不写淫词秽语;在文学上刻意求工而不流于浮艳轻靡,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他屡次考进士都不中,没有做过官,一生过着清客生活。正因为他托身权贵门下,生活闲适,和当时的社会现实相脱离,以致视野不阔,情调低沉,这在他的诗词中有明显的反映。著有《白石道人诗集》 
写作背景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享乐,不思恢复。词人21岁时路过扬州,目睹扬州破败荒凉的景象,联想起了昔日的繁盛,不禁思绪翻滚,感慨万千。
《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
扬州简介
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90年的历史。扬州早在东汉时便是我国东南地区的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时有“扬一益(成都)二”之称。扬州曾沿用过广陵、江都、维扬等名称。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

字词汇总
淳熙(xī)  初霁(jì) 荠(jì)麦    怆(chuàng)然   自度(dù)其曲
    黍(shǔ)离  窥(kuī)江  戍角(shù jiǎo)   豆蔻(kòu)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本诗抒发了作者内心的郁愤,表达出一片爱国深情。既控诉了金朝统治者发动掠夺战争所造成的灾难,又对南宋王朝的偏安政策有所谴责。写作者路过扬州时追忆丧乱,“感慨今昔”,抒发“黍离之悲”,即作品中的寄寓很深的家园之恨,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扬州慢》巩固练习
  《扬州慢》ppt课件(15页)
  《扬州慢》教案5
  《扬州慢》练习题
  《扬州慢》ppt课件(33页)
  《扬州慢》pptx课件(23页)
  《扬州慢》ppt课件(70页)
  《扬州慢》改写成七言诗
  《扬州慢》ppt课件(14页)
  《扬州慢》导学案
  《扬州慢》《新城道中》学案
  《扬州慢》《新城道中》教案1
  姜夔《扬州慢》教案5
  诗词三首《虞美人》《书愤》扬州慢》教案
  《扬州慢》学案
  《扬州慢》ppt课件7
  《扬州慢》教案4
  《扬州慢》教案3
  《扬州慢》《鬲溪梅令》教案1
  《扬州慢》教案2
  词七首之《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扬州慢》ppt课件
  《扬州慢》ppt课件6
  《扬州慢》ppt课件5
  《扬州慢》flash课件1
  《扬州慢》ppt课件4
  《扬州慢》ppt课件(22页)
  《扬州慢》mp3音频朗读(男声)
  《扬州慢》讲课实录
  词七首《扬州慢》mp3音频朗读
  《扬州慢》原文和译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