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1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康荣一中  李金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C:了解孟子及孟子思想,积累常用文言词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B: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观点。
A:反复诵读,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理解文意,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方式理解文章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人和”思想在战争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1、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观点。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观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 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课前背诵《论语》十二则
二、导入新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诵,背诵课文;理解文意,积累常用的文言词句。
2、理解'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意义
三、孟子及《孟子》简介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为崇高的地位,他生活在战乱频仍、生灵涂炭的战国时期,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大力宣扬“仁政”。言为心声,就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理解孟子的思想,感受孟子的文采吧!
四、新课学习
(一)整体感知
1.师范读(出示朗读注意事项)
2.师生共读
3.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问题——文章论述的中心是什么?
4.学生解答教师追问补充
(二)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翻译课文(出示翻译步骤)
2.学生提出疑难
3.重点和难点检测
4.在全面理解课文后,再次朗读课文(对组PK形式)
(三)能力提升
1、课文论证中心论点时举了两个事例,第一个事例中哪些词语能够突出证明“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 七里 环而攻之
2、第二个事例中,使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四个双重否定句构成排比句,来强调守城方占有地利优势,结果如何呢?为什么呢?
(四)总结提升
1、作者论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最终目的是要宣扬他的政治理想——实施仁政,也就是作者所说的“得道”。“得道”就可以“得人心”,就可以得天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意义。
2、再次品味朗读课文
五、拓展反思
结合历史和现实,再举出一个事例阐述“人和”思想的重要性。
(教师的例子:毛泽东的《论持久战》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革命战争。战争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
六、作业布置
1. 熟读并默写全文,自查错误然后改正。
2.查找有关”人和”思想的名言警句,抄录在周记本上。
七、尾声:
在朗读课文声中结束本节课学习
附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
               人和——众人团结一致——胜利
               地利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3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57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表格式教案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业练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读后感(5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48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后汉书·班彪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北京市中考题)
  《望江南》《岳阳楼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广西贵港市中考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1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9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14页)2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53页)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43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考题(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卷)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016年德州市中考题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35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7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周检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改写成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13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堂实录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18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41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表格式教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