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说课稿 >>

人物通讯三篇《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说课稿2

《人物通讯三篇》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内容是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四课,内容为三篇人物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和《“探界者”钟扬》,为了便于讲解,我所它们命名为《人物通讯三篇》。下面我将会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教材分析 
1、主题指向重立德树人:新教材以人文主题统领,打破文体界限。人文主题的设计充分考虑到新时代高中生人格和精神成长的需要,涉及理想信念、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等方面,指向立德树人。上册第二单元以“劳动光荣”为主题,选取讴歌劳动人民、劳动模范、劳动精神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崇高、劳动美丽的观念。
2、任务指向重核心素养:新教材提倡以学习任务群为中心,进行大单元教学。第二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以提升媒介素养为目标,引导学生学会阅读通讯、新闻评论等不同的新闻体裁,辨析和把握报道的立场,学会抓住典型事件,把握人物精神,领悟崇高境界。对高一学生而言,“人物通讯”是一种新文体,所以上好本课无论是对激发学生学习通讯的热情,还是对提高其通讯阅读能力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大胆取舍,避免面面俱却博而不精。根据上面对教材的分析,本节课只做写作方法的探讨,和优秀人物所体现出来的敬业奉献、精益求精、大公无私、爱国爱民等可贵劳动精神的领悟。其实这三篇文章精彩的地方很多,比如传神的细节刻画;吸引读者的倒序手法;富有个性的外貌描写。少才能精、透,避免走马观花,热热闹闹却草草收场,形式大于内容。以少总多,回归教育的本质。
1、学会抓住典型事件把握人物精神的阅读方法;
2、学会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3、深入体会“劳动最光荣”的思想,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三、教学设想
1、尝试群文阅读教学,体现新教材编写理念。要真正做好群文阅读教学,那就要把握住群文的“群”属性,它可能既是选文成群的依据,也是研读文本、开展教学的重要突破口,甚至也是一节课的旨归所在。
《人物通讯三篇》群属性是人物通讯和劳动光荣。前者指向人物通讯的创作方法,后者指向作品的主旨思想。三篇人物通讯均以典型的整例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探界者”钟扬》从钟扬在科研、教育、科普等方面的伟大贡献选取典型事例多角度塑造人物形象;《喜看稻菽千重浪》则以发现天然杂交稻,找到退化的雄蕊,驳斥妄言谬论和培育超级水稻四件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则是以张秉贵以冷对热、变冷为热,体贴周到服务不同类型顾客而赢得称赞的事例来表现他的爱岗敬业。
2、以点带面,举一返三,触类旁通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避免平均用力,我以其中的一篇《“探界者”钟扬》为主,进行较为详细而又深入的解读,用将得到的方法辐射带动另外两篇文章的阅读教学,实现由此到彼的技能迁移,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四、教学方法:自主阅读法、学案预习法、问题探究法、分析归纳法,迁移拓展法。
五、教学过程
我以《“探界者”钟扬》的“探”字来概括教学步骤,深化教学内容。
初探创作方法;二探人物形象;
三探劳动精神内涵;四探劳动精神的时代传承。
(一)初探创作方法
我以几个主问题进行统摄:
(1)探界的含义?钟扬探了哪些“界”?
(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展现钟扬形象的?思考人物通讯写作时的选材的方法?
(3)作为人物通讯,第一篇和第二篇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请同学们找一找,各自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件?
这样,从标题入手,自然过渡。学生也能快找到“探界”的含义和内容。其含义是:(43页: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把工作做到极致最好的工匠精神。
探界的内容是和别具匠心的小标题一一对应的。具体为“英雄少年”——学习之界;“种子达人”——科研之界;“科学队长”——科普之界;“接盘导师”——教育之界;“生命延续”——生命之界。这样纲举目张,思路清晰,文章所采用的选择典型事例塑造人物的方法也很容易由学生自己思考得出。
由问题迁移到《喜看稻菽千重浪》和《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学生在充分预习和自主阅读的基础之上能概括出袁隆平的典型事例为四件:发现天然杂交稻;找到退化的雄蕊;驳斥妄言谬论;培育超级水稻。值得提醒的是,刻画金牌销售员、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时没有采用小标题,老师引导学生从他作为销售员对待不同顾客的入手概括文章内容,领悟人物通讯写作方法。这里有不同顾客有:带孩子的顾客;有急事的顾客;气呼呼的顾客;患了病的顾客。
【小结】选择典型的事件来塑造新闻人物形象是人物通讯写作中常用的方法,因为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高层人物,都会在不同方面体现出特殊的社会影响,他们身上也有着不同的新闻价值,因此根据人物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来选取的新闻事件,必须是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事件,必须是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也必然能更好的展示人物形象。
(二)二探人物形象
1、“选取典型事件,展现突出品质”,典型事件已被同学们找到了,那么“突出的品质”同学们能看出来吗?
(1)写钟扬时,为什么说他是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达人”“队长”“接盘”有何深意?体现出钟扬的什么精神?
达人——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品种珍贵;区域广泛。
思考:收集种子的过程(“不讲究与不将就”“惊险与惊喜”);收集种子的目的。
体现了不畏艰险,热爱科研,敬业奉献的高尚情怀。
(2)“队长”:写科普展板,出科普书籍、担任科学顾问,撰写科学剧本,不计报酬,勇挑重担,播洒科学的种子。
(3)“接盘”:敢于接收转导师学生,为“流落”学生兜底,有责任、敢担当、关爱学生,培育人才的种子。“暖”字。
(4)“延续”:做先锋者,牺牲精神,忘我情怀。
2、刻画张秉贵形象时,作者选取了这么多类型的“顾客”,想体现他的什么精神?
带孩子的顾客:细心周到
有急事的顾客:体贴入微
气呼呼的顾客:和蔼可亲
购物少的顾客:反省成长
送礼物的顾客:热情耐心
患了病的顾客:专业敬业
用课本上的话概括就是41页的10个字: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
用标题可以概括为: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3、理解作者刻画袁隆平形象时,每节的小标题为什么不用事件本身概括?
凸显事件的价值和意义,突出人物形象,深化文章主题。(挖掘事件背后所蕴藏的人物品质)
发现天然杂交水稻:严谨认真的实践者。
发现退化的雄蕊,发表里程碑式论文:不惧权威,坚持研究,勇于创新,开创新纪元。
驳斥“三不稻”言论:实事求是,捍卫真理。
培育超级水稻:心怀梦想,不断前进,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小结】如果说钟扬的探界,探的是广度,那么袁隆平在自己的领域内不断前进,探的则深度,张秉贵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的则是温度。
(三)、三探劳动精神内涵
再次浏览这三篇报道优秀劳动者杰出事迹的文章,思考:三位劳模职业不同、身份不同,年代不同,那么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是否有相同部分,这相同部分体现出劳动精神的哪些内涵?
新时代的劳动精神:爱岗敬业  精益求精  艰苦奋斗 无私奉献  
(四)、四探劳动精神传承
奋斗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各位同学准备如何传承劳动精神?请结合三位劳模的事迹谈一谈你的想法。
【小结】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是新时代青年应该树立的正确劳动观。
六、总结回顾
(1)人物通讯的阅读方法:抓住关键的细节描写和典型事例,分析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2)袁隆平为能解决粮食问题,不畏权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勇于创新,不顾耄耋高龄,依然每天坚持下田;张秉贵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热情周到,细心体贴,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计自己生活中的困难境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钟扬为了种子事业,不畏艰险,甘当先锋,心系科学,胸怀人类, 不顾惜自己生命的预警,依然勇于“探界”。他们无私忘我, 造福苍生!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劳动才能铸就。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是人生出彩的金钥匙,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


相关资料

  高中万能“说课稿”模板
  《扬州慢》说课稿
  《锦瑟》说课稿2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说课稿
  必修上册第四课《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说课稿
  《与妻书》说课稿
  《秋兴八首(其一)》说课稿3
  《咬文嚼字》说课稿2
  《内蒙访古》说课稿
  《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ppt课件
  《秋兴八首(其一)》讲学稿
  《秋兴八首(其一)》说课稿2
  《合欢树》说课稿
  《从军行》说课比赛稿
  名著导读《堂吉诃德》说课稿
  《魏公子列传》说课稿
  《月是故乡明》说课稿
  《创造宣言》说课稿
  《辛德勒名单》说课稿
  《长恨歌》说课稿
  梳理探究《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说课稿
  《咏怀古迹》(其三)说课稿
  《荷花淀》(第二课时)说课稿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课稿2
  《渔父》说课稿
  《蜀相》说课稿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说课稿
  《越中览古》说课稿
  《那一年,面包飘香》说课稿
  《斑纹》说课稿
  《获得教养的途径》说课稿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