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灯下漫笔(节选)》中的情与理

《灯下漫笔(节选)》中的情与理
文学鉴赏是体会作者感情,理解文章思想的统—。内容的分析,主题的把握是体会感情的基础。离开思想内容,作品的感染力会变得虚幻,而纯粹的理性分析,不注意感情的把握,文章也会索然无味。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节选)》(以下简称《漫笔》),是一篇既有深刻思想又包含激情的奇文,教学中应首先理解思想内容,从而更好地体会文中丰富的感情。 

一、以小见大,由事入理 

《漫笔》从换银元说起:“为了方便,把银元换成钞票。钞票贬值,心中惶恐,千方百计再打折换银元,被欺骗,被愚弄,却心安,喜欢。这就使作者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从旧营垒中杀出,痛恨封建制度,痛恨反动统治者,同情广大人民群众,同时又毫不留情地批判国民劣根性。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换句话说,鲁迅先生对封建制度、反动统治者的批判,是与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结合在一起的,他以这种思想观察中国的现状,思考中国的历史和未来,具有居高临下的优势。现钞换银元的小事,与鲁迅先生的思想结合,无意中想到“变成奴隶,万分喜欢”,是为必然中的“突然”。假如,鲁迅先生不曾深刻剖析国民性,包括对自己的严于解剖,是永远不会“突然起了另一思想”的。 

文中“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一句话中的“我们”,是包括鲁迅先生自己在内的。换银元的事是先生亲历,觉得“安心,喜欢”也是先生自有,伟大如先生,尚且有此意识,可见“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对人们,对他自己,有多么大的震动。先生自己觉醒,也以此觉醒他人。《漫笔》一文,觉然而出。 

二、历史的证明 

鲁迅先生有了“另一思想”,并不就此止步,深厚的史学修养、崇高的责任感又使他将敏锐的目光投向“奴隶心理”的来源。首先是历史上官匪一类的残暴,接着是百姓们无可奈何的境遇。存在决定意识。处于封建时代的人民,即使有多次英雄的反抗斗争,仍摆脱不了时代的局限,“想做奴隶而不得,或者暂时做稳了奴隶。”“先儒”所说的“一治一乱”,也只是表面的概括,百姓们是受害者,鲁迅先生对他们是怀有极大的同情的。文中一句话“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一“争”字即说明鲁迅先生看到了人民的反抗,但摆脱不了历史的局限,是“没有争到过”,而不是“没有争过”。也就是说百姓做了奴隶都喜欢,是无可奈何的事。然而当历史走到二十世纪了,国内还有人崇奉国粹,热心复古,这就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脱离于世界的潮流。 

鲁迅先生写作此文时,社会现状非常黑暗,“百姓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入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作为知识分子,不仅要考虑现实,还要寻找国家民族的出路。有的人向往古之治世,这是在拒绝接受新的民主思想,自身首先就有奴隶心态,以此指导国人,岂不误国误民了。所以鲁迅先生大声疾呼,“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的第三样时代”,即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 

《漫笔》一文,表现了鲁迅先生一贯的思想,找出中国积贪积弱的病根,剖析国民劣根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高举的是争取人的价值的旗帜。鲁迅先生不愧是理性的思考者,伟大的启蒙战士。 

三、复杂的感情 

《漫笔》一文,表现的感情是复杂的,也是真挚的。文章开头,先生反省自己,折价换银元,“非常高兴”,“更非常高兴”,这种心态,就是奴隶心态。鲁迅先生自我的解剖,冷静自嘲,真实可信。如果写的是其他的事,或其他人的事,给人的震动不会如此巨大。 

是谁造成国人的奴隶心态?是反动统治者的残暴和愚民政策。历史上,官杀匪杀,草菅人命,百姓无所适从,只得求其次,活命而已。“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鲁迅先生对百姓无比的同情。 

反动统治者采用愚民政策,先儒所谓“一治一乱”,没有人真正考虑百姓的“人”的价值,只是一心让百姓相信君权是神授的,战乱是必然的,明君的出现是百姓之福。总之,没有百姓自己的事,安心认命罢了。鲁迅先生文中,对反动统治者的残暴、欺骗无比痛恨。而当时的知识分子,主张复古,或者是因为忽视了“人”、的价值,对封建时代盲目美化,或者是抱残守缺,盲目排斥,反对外来的新的思想。对这一切,鲁迅先生不仅失望,而且愤怒。 

文中最后,发出热切的呼唤:“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鲁迅先生对未来,对青年一代,充满了信心。 

摘自《学语文》2002年1月安徽金寨一中/刘庆林

    
相关资料

  鲁迅《灯下漫笔》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灯下漫笔》学案2
  《灯下漫笔》导学案
  《灯下漫笔》ppt课件(42页)
  鲁迅《灯下漫笔》原文全文阅读
  《灯下漫笔》教学反思
  《灯下漫笔》ppt课件7
  《灯下漫笔》ppt课件6
  《灯下漫笔》课堂实录
  《灯下漫笔》教案10
  《灯下漫笔》教案9
  《灯下漫笔》教案8
  《灯下漫笔》教案7
  《灯下漫笔》教案6
  《灯下漫笔》教案5
  《灯下漫笔》教案4
  《灯下漫笔》教案3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
  《灯下漫笔》同步练习
  《灯下漫笔》mp3音频课文朗读
  《灯下漫笔》巩固练习
  《灯下漫笔》同步训练
  《灯下漫笔》强化练习题
  我以我血荐轩辕——《灯下漫笔》备课札记
  《灯下漫笔》ppt课件5
  《灯下漫笔》ppt课件4
  《灯下漫笔》课后练习
  《灯下漫笔》ppt课件3
  《灯下漫笔》说课稿1
  《灯下漫笔》ppt课件2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