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2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教学目标 
1.品味文中写景的诗情画意特征.  
2.鉴赏文中语言淡雅优美,有情韵的特点. 
3.指导学生背诵与理解文中的情意. 
教学设想 
运用多媒体教学.设置王维之诗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面,引出本文的”书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在银屏中打开王维的诗:<<鸟鸣涧>>和<<鹿柴>>.然后让学生总结王维的诗歌创作的风格.接着引入本文所描写的画面.并在屏幕上呈现出”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的境界. 
教学过程 
一.由王维之诗而引入其书 
播放课件1.王维之诗<<鸟鸣涧>>和<<鹿柴>>的配乐配画录像.然后关闭录像,又让学生背诵这两首诗. 
1.要求学生思考:苏轼是如何评价王维的诗歌?然后让学生介绍王维及其作品. 
2.让学生听本文的配乐录音.然又让学生朗读. 
二.整体感知 
1.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及印发的参考资料,阅读全文. 
2.要求学生画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其写景的特点. 
3.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写景所体现作者的情感. 
三.讨论研究,归纳写景的特征,及语言特点. 
1.作为一篇书信,本文在内容上有什么体现? 
提示:书信是直接与接受者对话的一种文体,或叙事,或表情,或写景.这些都与对方有密切的联系.然而作者在这封信中有大部分内容是写景的,为什么整篇书信是以写景为止呢? 
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琢磨,然后,再提示,最后,由教师归纳. 
2.作为一篇书信,作者为什么把主要内容放在写景上? 
提示:作者写景是为了让”山中”美景与美好的生活,借助这封信传给自己朋友,并且想让朋友也来共享”情怀”.在此同时,也有对朋友劝说和邀请之意.作者还通过写景来表现一种闲适山水之情,及追求一种田园的生活.所有这些都表现作者借景抒情或借景传情的特点.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让他们归纳出要点,然后,再集中起来,最后再由教师归纳出写景方法.以及给学生分析写景缘由. 
3.作者为什么称自己为”山中人”?而在”非子天机清妙算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中的”天机妙算”是什么意思?为何这样说? 
提示指导:既指出诗人所在位置在山中,又说明自己的隐居生活,自己住在山中.而”天机妙算”,指的是性情之远,超尘脱俗.这也是对朋友的高度赞许.是因为他想提醒朋友春游的趣味.这将加重恳切相邀之情和诚挚相知之意.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由小组长集中起意见,又让同学来讨论, 后由教师来解决难点 
.四.品味语言特点,写作特点和书信中的意境. 
1.播放课件2.<<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指导学生学会概括:(1)学会概括书信中的语言特点.这篇古代书信:文字凝练,语言优美,在句法上,以四字句为主,犹如四言诗;而中间也有散行.其中写景部分,鲜明生动,声韵和谐.(2).接着又引导学生结合银屏中的诗的特点,诗画合一;情与景相融.接着又谈一谈两者的异同点.也许,一个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表情古代名诗;另一个是”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的古代著名山水游记散文.于是我们也由此说明王维的写作风格:不管写诗或写文都表现一种以画面为主的借景抒情的写作风格了.于是他就被后人称为山水田园诗人了. 2.让学生完成课件2中的练习,便于消化和深化. 
(1).对这首诗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山转苍翠”,一个”转”字,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 
B.”秋水日潺湲 ”,”日”就是天天,每日每时,令人感觉它始如一的守恒. 
C.”墟里上孤烟”,”墟里”指村里,一个”上”字,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 
D.”狂歌五柳前”,”五柳”指的是作者所居住的辋川别墅前中的五棵柳树. 
(2).选出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表现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写山中秋景.山是静的,水是流的,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 
B.颔联写出了诗人的形象,柴门之外,依伏临风,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神态安逸,闲适潇洒,与隐逸诗人陶渊明的形象十分相似. 
C.颈联写落日,孤烟等富有时间特征的景物,与首联构成一幅和谐的山水田园风景画,表现出诗人不愿意和统治者合作的反抗精神. 
D.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苏轼说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的特征,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古诗. 
3.(播放课件3)让学生阅读书信中第二段,完成下列各题. 
(1).这一段文字描绘了一幅--------------------图.  
(2)这段文字,从视觉角度描写了----------, ----------,-----------;--------;又从听觉角度描写了--------,---------,--------;整幅图,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像一幅写意传神的水墨画,可谓”文如诗,诗如画” 
五.归纳全文的主要内容. 
1.让学生概括全文的内容,找出文中的主旨句. 
2.结构图解.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图解. 
播放课件4:内容板书.  
先提出”故山殊可过”的中心论点. 
对山中冬夜清静优美景色具体描写. 
山中与裴秀才迪 展望明春山中生机勃勃的景象. 
邀请裴秀才开春后同游. 
3.让学生探究文中的情意,并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播放课件5:课外延伸练习 
1.学生先单独完成,然后,全体学生互相交流. 
2.教师在屏幕上亮出答案. 
3.指导学生在课堂背诵,然布置课后背诵.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