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泰山日出》导学案 
《泰山日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整体感知课文。
2.精研课文,理解、体验作者于字里行间浸透的一种给人以新的、生机的神秘的美的享受。
学习重点:本文中哪些描写表现了对光明的渴望。
学习难点:如何使读者体会出对旭日光明的描写是表达了对社会光明的渴望。
导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更有效。)
二、课前热身
 1、创作背景 (课文的背景资料,至关重要,一定要认真阅读。)
   本文选自《巴黎的鳞爪》。 作为东方文学的泰斗,泰戈尔不仅有“天竺圣人”之誉,还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世界性诗人。在他一九二四年来华访问前夕,“泰戈尔热”已来势汹涌。徐志摩以“泰山日出”来隐喻泰戈尔的文学创作和来华访问,表达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敬仰的感情,真是一个卓越的比喻。这是何等倾心的盼望、何等热烈的迎候,何等辉煌的莅临!诗人以他才华横溢的想象和语言,描绘了一幅令人难忘的迎日图。 
 2.关于徐志摩(查阅资料,简要写出你对作者的了解)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曾赴美、英留学,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他从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
3、自读课文,做好预习批注。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