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八年级(上)《杜甫诗三首》导学案2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总体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3.体会三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了解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风格变化。
2.揣摩品味一些精妙的或广为流传的名句,培养初步的鉴赏分析能力。
1.走近作者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 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2.相关资料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十岁后,他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