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名篇名句默写 >>

《扬州慢》理解性默写

《扬州慢》
 
1、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色;姜夔的《扬州慢》中说“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写出了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 
2、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在物是人非中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3、《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4、《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的痛心疾首的诗句是“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5、《扬州慢》中渲染凄凉气氛并暗示敌骑威胁尚未消的诗句是“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6、《扬州慢》中既写杜郎才智又写扬州荒凉的诗句是“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7、《扬州慢》中含蓄地点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诗句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8、《扬州慢》中描写眼前波荡月冷的夜景的诗句是“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9、《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情形的诗句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0好的诗文往往表现在情景交融上。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用“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写战后萧条之景。 
11、“月”在古代诗文中是经常被描写到的形象,如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12、《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过春风十里”;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尽荠麦青青”。
13、《扬州慢》中写杜郎再有才智也会吃惊今日扬州之荒凉的诗句是: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14、《扬州慢》中描写杜牧无法用优美诗句抒发对扬州深情的诗句是: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15、《扬州慢》的“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三句,作者从听觉和触觉两个角度把角声的凄凉和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
16、《扬州慢》描写诗人向往历史名城,于是下马驻足望扬州的诗句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17、《扬州慢》中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忙反荒凉衰败。
18、姜夔《扬州慢》中,诗人借景抒情,用“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来渲染扬州城经过战争的破坏后,变得凄凉、衰败、空寂。
19、《扬州慢》中,点明历史上的扬州是人们向往的佳地的诗句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20、《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两句写昔日扬州的繁华街道,用以反衬眼前荒凉的景象。
21、《扬州慢》中,“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诗句写人们说起那场战争,至今还觉得心有余悸和刻骨痛恨。
22、《扬州慢》中,“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诗句写日落黄昏,凄厉的号角声又四处响起,回荡在扬州城孤寂的上空,也回荡在词人惨淡的心灵间。
23、《扬州慢》中,“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诗句既写出杜牧的才华又写出扬州衰败的现状。
24、《扬州慢》中,“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诗句指出杜牧是个俊才情种,但当他面对眼前的凋残破败景象,他必不能写出昔日的款款深情来。
25、《扬州慢》中,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的乐章,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
26、在姜夔的《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两句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长满荠菜和野麦,失落之情溢于言表。
27、在姜夔的《扬州慢》中,“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两句用假设的手法写到,曾经在扬州留下很多不朽诗篇的杜牧若再重游故地,也必定会为今日的扬州城感到吃惊和痛心。 
28、在姜夔的《扬州慢》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两句描写了扬州城二十四桥附近的景色,动静结合,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唏嘘之情。
29、在姜夔的《扬州慢》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两句描写二十四桥边的红药,以乐景衬哀情,通过写红药的繁华反衬整个扬州城的凋残破败,再用一个诘问收尾,催人泪下。
30、在姜夔的《扬州慢》中,“竹西佳处”是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化出。
31、在姜夔的《扬州慢》中,词人“解鞍少驻初程”的扬州,位于淮水之南,是历史上令人神往的“名都”。
32、在姜夔的《扬州慢》中,“荠麦青青”使人联想到古代诗人反复咏叹的“彼黍离离”的诗句,并从“青青”所特有的一种凄艳色彩,增加青山故国之情。
33、在姜夔的《扬州慢》中,“废池乔木”一句中,“废池”极见蹂躏之深,“乔木”寄托故园之恋。
34、在姜夔的《扬州慢》中,“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赤无此韵味。
35、在姜夔的《扬州慢》中,“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两句,作者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无生命的事物以人所特有的思想感情,连“废池乔木”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这场不义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这在美学上也是一种移情作用。
36、在姜夔的《扬州慢》中,“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却又转换了一个画面,由所见转写所闻,气氛的渲染也更加浓烈。
37、在姜夔的《扬州慢》中,“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三句写当日落黄昏之时,悠然而起的清角之声,打破了黄昏的沉寂,这是用音响来衬托寂静更增萧条的意绪。
38、在姜夔的《扬州慢》中,“清角吹寒”四字,“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吹散在这座空城里。
39、在姜夔的《扬州慢》中,“都在空城”一句着一“空”字,化景物为情思,把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写出了为金兵破坏后留下这一座空城所引起的愤慨。
40、在姜夔的《扬州慢》中,“都在空城”一句写出了对宋王朝不思恢复,竟然把这一个名城轻轻断送的痛心。
41、在姜夔的《扬州慢》中,“都在空城”一句写出了宋王朝就凭这样一座“空城”防边,如何不引起人们的忧心忡忡,哀深恨彻。
42、在《扬州慢》中,姜夔借助“通感”手法,让触觉感受“冷”与听觉感受“无声”互相挪移沟通,强化了读者对冷寂凋敝景象的感受的句子是“波心荡、冷月无声”。
43、在《扬州慢》中,“波心荡、冷月无声”是词人主观感受的联想、迁移,是移人情于物象的结果,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资料

  《扬州慢》说课稿
  《扬州慢》教案8
  《扬州慢》ppt课件(38页)
  《扬州慢》教学设计7
  《扬州慢》教案6
  《扬州慢》知识点讲解
  《扬州慢》巩固练习
  《扬州慢》ppt课件(15页)
  《扬州慢》教案5
  《扬州慢》练习题
  《扬州慢》ppt课件(33页)
  《扬州慢》pptx课件(23页)
  《扬州慢》ppt课件(70页)
  《扬州慢》改写成七言诗
  《扬州慢》ppt课件(14页)
  《扬州慢》导学案
  《扬州慢》《新城道中》学案
  《扬州慢》《新城道中》教案1
  姜夔《扬州慢》教案5
  诗词三首《虞美人》《书愤》扬州慢》教案
  《扬州慢》学案
  《扬州慢》ppt课件7
  《扬州慢》教案4
  《扬州慢》教案3
  《扬州慢》《鬲溪梅令》教案1
  《扬州慢》教案2
  词七首之《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扬州慢》ppt课件
  《扬州慢》ppt课件6
  《扬州慢》ppt课件5
  《扬州慢》flash课件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