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最后一课》导学案5
《最后一课》导学案(一)
制作人:许景  审阅:花季艳  学生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
1.  理解课文所表现的反对侵略、热爱祖国、热爱并努力掌握好自己祖国语言的主题。
2.  了解作者怎样通过平凡的材料,表现重大的社会问题。(以小见大)
3.  理解本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了解第一人称的写法及其作用。
4.  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
 1、小说的文体常识;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2、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品味小说语言,揣摩人物心理,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
【知识链接】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人物:外貌/肖像描写(容貌、衣饰、神态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故事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故事背景:
1870-1871年,法国拿破仑三世为阻止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结果法军大败,普军长驱直入,迫使法国割地赔款。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被割让,普鲁士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他的《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写有12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
作者:都德(1840~1897),法国小说家。1868年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巨大成功,并以此在法国文坛上享有“著名小说家”的声誉。
教学过程
预习检测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