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最后一课》表格式导学案6
学校要求向山东杜郎口等先进中学学习,要求老师写导学案上课,这是借鉴前人经验所写的一些材料
作者EMAIL:templar28@qq.com
课题	《最后一课》
课程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利用小说的三要素来理清文章内容。
3、感悟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小说三要素来理清文章内容。
难点:感悟小说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一、学前准备(3分钟)	爱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法国作家都德通过《最后一课》这篇小说,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国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10分钟)	【自主学习】:
一、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踱(   )    督学(  )     郝叟(    )(   )     xié(    )持  
懊悔(  )(    )      钥匙(    )(    )      磨损(  )    
宛转(     )        chéng fá(   )(   )      qí dăo (     )(     )                                                                                                      
二、作者简介:都德(1840~1897),法国小说家。1868年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巨大成功,并以此在法国文坛上享有“著名小说家”的声誉。《最后一课》写于1873年即普法战争的第二年。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侵占巴黎,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普鲁士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乡村教师韩麦尔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三、 小说简介:	
1、 小说的概念: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1)	小说的三要素分别是:        、         、          。
(2)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描写、        描写、      描写、            描写、          描写、         描写。人物是小说的中心,反映文章主题。
(3) 环境包括:       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性格、感情;       环境,交待时代背景。
(4)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       、结局。
四、能力检验: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小说三要素”的大概位置 ,在书上用不同的符号简单标记一下。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