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8
6.别了,“不列颠尼亚”
【学习任务】
1、掌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历史与现实相融合的写法
2、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及本文的语言特色;
3、了解有关香港回归的知识,体会作者对“香港回归”这一事件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知识储备】
1.走近作者
《别了,“不列颠尼亚”》的作者周婷、杨兴实际上是新华社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位记者的合称。其中周树春是新华社副总编辑、《参考消息》报社社长,2007年获第八届韬奋新闻奖。杨国强,新华社高级记者。
2.背景资料
英国在1841年1月26日占领香港岛。1842年6月,中英鸦片战争正式爆发。8月29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1898年6月9日,,英国驻华公使宾纳乐和李鸿章在北京签订“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以租借为名,取得了新界,为期99年。1898年7月1日生效。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周婷、杨兴这两位新华社香港分社记者真实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文章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3、文题解读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