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师频道 >>语文论文 >>

功利性的背诵应该缓行

作者EMAIL:聂歌6789117@163.com

功利性的背诵应该缓行
衡阳县第一中学    聂仲生

    【内容摘要】 以追求功利为目的古诗文背诵,已严重失衡失真失态,阻碍了课改新理念的贯彻落实。可以从考试机制层面和学校教学层面扭转目前这种读背尴尬局面。
    【关键词】功利性的古诗文背诵   失衡失真失态  扭转尴尬局面

    背诵被誉为语文学习的“千古真经”。将名诗警句、精彩章节、妙文华章等语文材料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无疑是掌握一门语言的捷径。但是,当背诵拖上功利性的阴影时,它就尴尬无比!
    有这样一个被忽视的事实:课改前,高中语文课程系统里,有一套六册读本,课本叠起来一尺多高,然而有几个老师几个学生翻过它们?课改后,新课程体系中,除了必修选修课本以外,还配有一套精美的早读本,如《微尘》《泥土的芬芳》等,可是它们都被束之高阁!
    是文章内容不好?不!所选文章堪称古今中外经典,短小精悍,语言精美,形象生动,说理透彻,可谓雅俗共赏,很适合当代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是没有时间去读?也不!语文早读时间事实上足够,每周三个早自习,全期至少有50课时早读,无论采用哪种阅读方式,读一本读本应该说时间绰绰有余。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师生都不亲近这些好文章呢?很简单,原来这些文章都没有考试(尤其是高考)的默写内容!
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主观题,古诗文默写最客观,考前大家都可以把握,惟其如此,谁在这题失分,谁就最易失败,所以,背诵默写要考的古诗文,自然成了早读的唯一内容。于是乎,语文早读有了极强的排他性,奇怪的现象在高中三年六期的早读中周期性的出现:对要考的古诗文先读后默,再读再默,一来二去,三番五次,不倒背如流,誓不罢休!有些课文,有些句子,前前后后,反反复复,竟达几十遍之多!应该说这种带有强烈功利性的背诵已经劣迹斑斑!
    1、失衡。背诵的目的绝不尽是在语文考试中拿分,它至少应包括在熟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材料,积淀思想,丰富语言,感知技巧,从而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按理,阅读背诵的材料数量越多越好,范围越宽越佳。对照一下现行高考必背篇目区区39篇(段)而已。由此衍生出来的教师指令与包办下的背诵,锁定的是“芝麻”摒弃的是“西瓜”,这种锁定,颠覆了学生的自主地位,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背诵范围,大大降低了背诵记忆的效率,影响了学生自主积淀、自主运用,强化了机械记忆的不良习惯,阅读背诵的多样性严重失衡。其后果是,除了要考试默写的语段外,学生对其他美文背诵日渐冷落,对报刊杂志上的佳篇视而不见,对现实生活大事件充耳不闻。背诵、默写缺失应有活力,几近僵化,学生反感不得其法的背诵、默写,反感指令性的背诵、默写,致使“有文不读不背”的现象大行其道。这也是极佳的早读本“藏之课桌”的直接原因。
    2、失真。背书若唤不起学生的兴趣,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就有可能使背诵变成“死记硬背‘,这种非理解性的背诵,即使背会也会很快忘记。我们不妨称之为“假背诵”。功利性的背诵就是这种假背诵。因为被考试所迫,学生不得不读背规定的内容;因为是机械读背,背后很快就忘记;因为忘记得快,考试次数又多,学生不得不高频率重复;因为长期高频率重复,记忆中枢受到抑制,记忆失真,效率低下。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同一个材料越读越背越出更多问题的情况。大家喜欢用“高原现象”来描述它。实际上,强功利性的“假背诵”才是这种情况最好的注脚。
    3、失态。由于语文主观题(含作文)阅卷的非客观性的存在,得分高低差异首先表现于选择题和默写题上。相比较而言,做选择题还有技巧,这样一来,古诗文的背诵默写的重要性就和对师生的教与学的评价不可思议地联系起来。于是,39篇古诗文的读背默俨然成了师生们的宝贝,年年读月月背天天默,在侥幸心理作用下,大有不及其余之势。这个“宝贝”得宠,除了浪费教学资源以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教师教学业绩评价的公正性,阻碍了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贯彻落实。 
    显而易见,考纲锁定的必背课文与新课改开阔学生视野、扩展读背空间的初衷有着尖锐矛盾。在减负的大背景下,在不考试就不读背的事实面前,缓行功利性的背诵,确实是件棘手的事,但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一、从考试层面上看。考纲应取消必背篇目的规定,将选修文本及“名著导读”纳入考试范畴。将原来的“古诗文默写”题改为“名言警句运用”。这种机制的建立,必然引入自主背诵、默写,无疑可以改变前述种种尴尬的局面。从内容上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地背诵、默写,或课内佳篇,或课外美文,或时代流行语,或当年关键词。从方式上讲,学生可以完全自主,自谋发展。命题可以更加灵活,遵循“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原则,引入“理解默写”、“情景填空”等题型,以引导学生“用心”读背,养成“在读背中理解,在理解中读背”的好习惯。
    二、从教学层面上看。教师要承担控制和指导责任。时间上要控制。古诗文的美言佳段要当堂背诵,考试之前才集中进行读背训练,时间一周。其他时段将读背自主权应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背诵、默写,就是自己当好自己的老师,自主落实、自我反馈、自主调控、自我评价。内容上要引导。教师要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读背材料,以控制读背方向。方法上要疏导。提醒学生背诵、默写的要诀,如要在诵读品味的基础上去背诵、默写,要在文字情景或情节中去背诵、默写,尽量避免机械背诵。在集中训练时,还要制定一套适合学生自主测评的标准和方法,如等级量化法,将记忆的准确度设定为ABCD四个等级,一字无误为A级,1~3个字误为B级,4~9个字误为C级,10个以上为D级。隔三天按此等级标准进行一次循环测试,以考查记忆的长效度。另外,指导学生采用字根法、句根法提示自己记忆,就是将句首字、段首字或句、篇首句作为提示语。如遇文章较长,可采用串联法突破“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双重干扰,以不断巩固记忆的效果。要提请学生特别注意集中整理,归类记忆。如:写离愁的诗词及名句、写爱国情思的诗词及名句等等。

    我们都深知读背很重要,但它的重要性绝不尽在于考试拿分。在新课改不断推进之际,我们要大声疾呼:功利性的背诵应该缓行! 


    
相关资料

  语文学习急需更新的几个理念
  为教育,需自由
  应试教育下的素质教育——实行美育中考改革所思
  微信何以威信
  小说创作应该有怎样的开头和结尾(一)
  不要否定考试---正确认识我们的“科举制度”
  这个诗人的诗魂,正是新中国的诗魂
  闽南童谣在语文课程中的德育渗透作用
  教育者要时刻保持教育的自觉
  数字化教学思考
  核心素养落地:让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
  从李白诗歌的色彩,看盛唐的审美趣尚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全面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邵二泉《墨竹诗》诗意解说
  认清真问题,寻找新出路——也谈当今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农村学生教育最优化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为学生卓越的发展服务
  语文作业水很深
  语文阅读设陷问题与逻辑思维ppt课件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职学校班主任谈话艺术初探
  立德树人,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个性——语文教师的职业生命
  从学到思从知到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智能创新模式
  浅议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
  从“我”字中认识什么?──认识汉字中的真善美爱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意外”也会很精彩——课堂情景的有效导入案例分析
  语文教学与德育的整合----以优秀的文化基因传承民族品格
  写考场议论文怎能“禁列分论点”
  初中语文同高中语文的几点不同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