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周总理,你在哪里?》教案4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周总理崇高而亲切的形象。
2.虚实结合的写法。
3.大量运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抒写感情。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周总理崇高而亲切的形象。
2. 抒写感情的方法。
三、 教学难点
1. 虚实结合的写法。
四、 利用幻灯出示总理图片
五、 教学方法
1. 以指导感情朗读为主结合“讲”、“练”。
六、 设想
安排两课时
七、 教学过程
首先让学生看《周恩来》录象,了解周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
1. 以《十里长街送总理》录象导入课文,板书课题
解题:周总理,你在哪里
询问 用“你”不用“您”
1. 呼唤 寻找 2. 显得亲切,显得人民
怀念 与总理亲密无间
2. 简介作者
柯岩:当代女作家,原名冯恺,广东海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诗刊》副主编。
3. 听录音或老师范读课文。
⑴、注意语气词“呵”的变读法:句首读“ā”,句中、句尾读“yā”。
⑵、体会诗歌的感情:怀念、热爱、崇敬、爱戴。
⑶、诗歌的结构:询问——呼唤——寻找——应答——思念
4. 辨析字词
谪( ) 涛( )
⑴ 滴( ) ⑵
摘( ) 滔( )
5. 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询问、呼唤)
⑴学生齐读第一节,注意哪些字应重读,请划出来。(我们的、好、哪里、想念)
⑵重点理解如下字词的含义:(我们的、好、你的人民)
a、 我们的:总理与人民的血肉关系。
b、 好:既揭示了人民崇敬和怀念的原因,又引出下文对周总理不朽业绩的追忆。
c、 你的:同“我们的”相照应。
⑶、这一小节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反复)
反复呼唤、寻找,反复倾诉人民的深切怀念之情。
6. 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寻找)
⑴、 课文抓住了哪几个自然景象来写总理的。(高山、大地、森林、大海)
⑵、 为何要把总理放到这样的背景之上来写总理。
为展示总理的形象的高大、胸怀的宽阔、业绩的卓著。
⑶、 四种形象的具体内涵。
高山:展现了恢弘阔大的境界,使总理的形象显得崇高,又使画面有了葱郁的色
彩。
大地:形象博大,胸怀坦荡,又给画面增添色彩。
森林:给画面增添了浓郁的色彩,音域宽广,气势磅礴。
大海:使总理的形象显得更加高大,大海的蔚蓝更丰富了画面的色彩。
⑷、 文中的四处细节描写
a、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b、 宿营地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c、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⑸、 注意思考第六小节同前(2 ----5)之间的关系。
A、是前四个小节的总结。
B、这一小节有三个词同第一小节一个词相照应,请找出来。
“整个世界”“每一个地方”“到处”——“不停息” 相照应。
C、理解“足迹”“深深”两个词的含义。
足迹:既指周总理的行踪,又指周总理的功业。
深深:既指周总理功业巨大,又指周总理的光辉业绩永世长存,不可磨灭。
(上文是对总理作为普通老百姓形象的具体描绘,下文是对总理作为一个国
家领袖形象的描绘。)
⑹、 学习(7---8)小节。
A、“深情”包含着哪几种感情:悲痛、敬仰、怀念。
B、“中南海”、“政治局”:突出了周总理既是人民中的一员,又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杰出的领袖。
C、“在这里”与前面“在哪里”相呼应,表现了周总理虽死犹生,与祖国江河大地同在。
D、“在一起”反复四次,强调周总理与人民血肉相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⑺、 第二部分的几处有代表性的细节描写:
A、“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B、“宿营地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C、“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7. 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思念)
⑴ 、两个“永远居住”:总理的精神永垂不朽
⑵、“太阳升起的地方”:总理的形象与日月同辉,给人民带来光明和温暖。
⑶、全诗点睛之笔: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8. 指导朗诵全诗
9. 板书:




呼唤 寻找 怀念
(1) (2—8) (9)
居住在
倾诉 怀念 高山 大地 森林 大海 总述 天安门前 人民心里
(2) (3) (4)(5) (6) (7-----8)

点 面
(他刚离去) (在这里)
风尘仆仆 为党的事业
辛苦劳碌 日里万机
(暗示他去世) (活在人民心里)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mp3音频朗读
  《周总理,你在哪里?》ppt课件3
  《周总理,你在哪里?》课件2
  《周总理,你在哪里?》课件1
  《周总理,你在哪里?》教案3
  《周总理,你在哪里?》教案2
  《周总理,你在哪里?》教案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