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案1

宋丽梅  
  这是一篇传记类文章。作者用平实的语言介绍了徐霞客以毕生精力孤身游好祖国山河,并以日记的形式记下其所见所闻,最终完成自成一家的巨著《徐霞客游记》的过程,肯定了他在文学、科学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赞扬了他顽强的意志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阅读此文,达到下列要求。 
1.用普通话,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平实语言中所蕴涵的真情、深情。 
2、查出下列词语的读音,掌握这些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3、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整体布局,理清文中写徐霞客父母亲的内容与课文中心的关系。  
4.了解传记类文章的写作常识。 
5.学会用平实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表达情感。 
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其自学能力,培养其阅读、思考习惯,并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过程 
l.导入新课。简介徐霞客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后人对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画出应掌握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3、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了解主要内容及传记类文章的常识。 
4、细读课文。 
(1)了解材料与中心的关系。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选有关段落重点朗读。 
(3)品味语言,从平实中发现神奇。 
(要真正体现自读的原则,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先激发其兴趣,然后放手,让他们在读与思、感与悟、想与辩的过程中学会阅读、思考和学习。) 
点拨 
1.时代背景。 
 当时中国的封建制度已趋衰落,资本主义有了萌芽,探索自然、重视考察实验的风气开始兴起,徐霞客顺应时代潮流,摈弃利禄,冲破科举制度的罗网,毕生从事旅行考察实验,开拓了中国古代地理走上实地考察、研究自然规律的新方向。 
2、后人对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的评价、赞誉。 
 清初大文豪钱谦益就曾赞美’徐霞客,千古奇人,《游记》乃千古奇书”,又称道‘”当为古今游记之最”,“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羊春秋在《徐霞客游记》一书的前言中称:《游记》的真正价值,在于据景直书,凿凿可稽,不是有意去模山范水,托兴抒怀,与一般文人争一字之奇,一韵之巧,而妙手天成,韵味深远,读之如亲见其形,亲闻其声,亲历其境,亲现其动静变化之妙,久久在眉睫之间而不会消失,在记忆之中而不会遗忘。 
 2001年10月10日,北京隆重集会,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 
 中国学术界已把《游记》列为2O部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著作之一。北京中华世纪坛内成列的4O位中华文化名人铜像中也有他。《徐霞客游记》被誉为“明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3.传记类文章的写作常识。 
 写清对象的生卒年月、身份、性格特点,主要事迹及主要贡献或历史功过。要求内容真实、取材精当、语言平实。 
4.本文的写作特点。 
(1)选材精当、组合自然。本文的写作意图是赞扬徐霞客这种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和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所以本文只选了与徐霞客旅游有关的一些材料,且穿插了一些有意思或有趣味的小故事,既突出了中心又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写徐霞客的父母是与中心有关的,一方面交代了徐霞客的成长环境,告诉读者徐霞客为什么能在那样的年代选择一条与其他读书人“求仕”的不同道路,并克服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凭着“游览的激情,探险的壮志,健壮的体魄”在“无使命”的前提下,3O年间行程Ic多万公里,著书6O余万字。这一切与父母的影响,家庭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开明的父母,孝顺的霞客,更让人觉得真实、亲切。 
结构上,作者采用的是传记类文章的常规写法。先介绍生平事迹(第1~5段),后介绍其他成就及贡献(第6、7段),思路清晰,组合自然。 
(2)语言平实、寓情于叙。 
例如:据说有一次有两个做官的人来访问他,他却躲到竹林里去,避而不见,随后竟自乘小船游太湖去了。 “竟自”一词写出了徐霞客厌恶官场,醉心自然风光的性格及率直的个性,暗示了他的与众不同。 
再如:霞客自从母亲去世之后,几乎年年出游…… “几乎”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了就与事实不符了,违背了传记要写实的原则,同时这一词也包含了对霞客的肯定与赞美。 
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尽可能多地提供一些材料以供选用。其实,在教学中并不是上述问题都一定要教师亲口说出。若能引导学生解决最好。不过,像“文章中写其父母的内容与中心有什么关系”这样的难点,一定要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加以点拨,并最后明确。还有平实的语言特点既是本文的重点又是难点,要点技,更需要在阅读和品味语言的训练中让学生领悟。)思考  
1.你知道古代还有哪些人也曾远游?试比较下面几个人的远游与徐霞客的不同之处。 
司马迁为修《史记》,搜集遗闻轶事,足迹遍中国。张琴为扬汉家声威,“出陇西、经匈奴’”,为政治目的而冒险。唐玄奖’‘经百余国,悉解其语”,群机所,求真经,为宗教而远涉他乡。 
2、从网上选一篇人物传记读读,与本文比较,写出读书心得。 
3.根据传记类文章的要求,写篇自传性的小文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阅读及下载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课件3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课件2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课件1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课件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